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晓敏文学馆观后

(2024-02-27 15:14:53)
标签:

星座

文化

时评

情感

教育

                            杨晓敏文学馆观后
                                                                        刘万勤
时在去年金秋十月,那天午饭后,阳光很好,微风。儿子问我,去哪里转转?我脑子一闪,就说,往西,去王官营,参观杨晓敏文学馆。开馆那天,获悉是在8月下旬,我当时还在天津,耽误了这个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必须补上。儿子知道我与文学结缘较深,为满足我的心愿,随即答应就发动了车。
从家乡新乡县七里营镇南魏庄村出发,驱车二里上了陈庄桥,转而沿堤一直向西,到刘八庄桥北拐,至春庄再西转,王官营村就在眼前了。路上儿子问我,你认识杨晓敏老师吗?我说,认识,是在报刊的照片里、他的论著里。说心里话,杨老师是我心目中一位久仰的文学大家,他立足中原大地,为全国小小说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超人的卓越贡献。杨晓敏文学馆,是应时代而生,应时代而光耀之必然。我虽在文学圈里折腾大半辈子,又到了耄耋之年,尽管没有多少成果,可对杨老师之尊重,对杨晓敏文学馆开馆之欣喜,还是不言而喻的。
到了杨晓敏文学馆,门前一片宽敞。下了车,我看到门楣上的金黄大字“杨晓敏文学馆”,格外亲切,情不自禁地说,就是这里!就是这里!
我和儿子试探地走进去,南屋,两层,建筑新颖,一凸一凹,分两个展馆;东屋,隔窗望去,案椅齐备,猜定是接待客人的。院里很静,我大步走去,正好从展厅走出了负责接待的老杨同志。老杨很热情,我们搭上话,他就带我和儿子走进展厅。老杨一边介绍,我一边洗耳恭听,还在目不暇接地观看。在这里,我的心完全超出之外的了解,产生了剧烈的震撼。
布置严密有序的展厅里,是书刊的大世界,犹如来到了市里的图书馆。图书管理的藏书之多,是成千上万作家的著作,而这里,几十米长、两米来高的一排排,一本本一摞摞书刊都和杨老师有关,有杨晓敏老师的巨著,还有杨老师历年亲手编辑的书刊,《百花园》《小小说选刊》以及编辑他人的著作居多。其册数,能数过来吗?不说别的,要读一遍该是多么的不可想象。这能不为之震惊吗?
正赞叹至极时,老杨带我从展馆的开头了解杨晓敏老师,那是有关杨晓敏老师的概括介绍。杨老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部队转业到郑州文联,就踏进小小说的圈子里,编辑全国富有权威性的小小说刊物《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在全国竖起了小小说大旗,为小小说助阵呐喊,成了全国小小说领军第一人。试想,没有杨老师这杆大旗,全国文坛的小小说能发展得异常迅猛吗?在本世纪初年的文坛中还不时听到蔑视小小说的“杂音”,说小小说分量太轻,难登大雅之堂。尔后的事实却证明,小小说不可小觑,它小中见大,是和长中短篇相对而立的文学样式。2010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宣布,将小小说列入“鲁迅文学奖”的评奖范围,小小说学会从省到市遍地成立,叫响的小小说作品风起云涌,崭露头角的小小说家不断出现,再看《小说选刊》和不少省的纯文学期刊,都特意为小小说开辟了发表的专栏。这说明了什么?其中杨晓敏老师的功勋是独一无二、金光闪耀的。
震惊之三,老杨又领我看了全国作者三百家论。其一,三百家,是个何等的数字?杨老师老早的目光就放在了全国各地,放在发现小小说苗子上,从而予以精心栽培。杨老师的心志压根就是放在小小说事业上的,放在扶持人才浇水施肥上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才,助推一下就上去了,反之则是另外一种情形。“领军”二字里,我们看到并不是单单的“发号施令”,而是在做着艰苦细致的工作。其二,而今的小小说为什么能像春天般百花齐放?对三百家的论述里就能找到答案。三百家的小小说,有着各异的表现特点、表现风格,杨老师在这些各异中,认定其符合小小说的特质,就力挺其发展壮大,无疑就为小小说开拓了广阔天地。其三,一个作者的表现特点、表现风格,通过三几篇作品是很难总结出倾向的,要看他大量的作品才能水到渠成。三百家,从读到总结再到落实成文字,这该是多大的工作量?据说这套丛书上百万字,很快就会得以出版。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
震惊之四,杨老师的小小说理论名言是,小小说是平民艺术。杨老师从研究中明确地道出了小小说特质,定位在“平民”上。平民就是老百姓,就是工农商学兵。小小说要为“平民”服务,为“平民”所接受、所利用。这就是小小说的属性和前途、小小说的纲领和命运。小小说家的作品,只要“平民”所认可,就有其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自然,“平民”中谁都可以拿起笔来,表现自己和别人苦辣酸甜丰富多彩的生活,且具小小说的艺术性,就可以成为小小说家。
展馆里,令我思绪翻滚,令我强烈震撼。杨晓敏老师集读编写于一身,他的生命是属于小小说的,他的灵魂是属于小小说的,他对小小说的奉献可谓天下第一人。我忽而又注意到悬挂在墙壁上杨晓敏老师放大的照片,就产生和老师合影的想法。我过去站在杨老师左侧,儿子 “咯嗒”拍在手机上。我一看,杨老师高高挺立,是我身边一座嶙峋高耸的大山。
后来又连续三次来文学馆参观,多亏馆内魏建中老师接见,讲到杨晓敏老师每隔三年主持的小小说金麻雀奖正在进行,同样让我对不断涌现的小小说创作实力派作家们充满期待。

刘万勤,中教高级教师,河南省作协会员,新乡县作协副主席,出版有中篇小说《翠叶红花》,小小说集《龙腾凤舞》,诗集《弯弯地流淌》,文艺理论《生活与写作》。小小说发表于多家报刊,并多次载入国内年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