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晓敏和他的村庄

(2023-11-21 08:51:40)
标签:

星座

文化

时评

情感

教育

                 杨晓敏和他的村庄
                                                            陈培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用在豫北获嘉县的同盟山,甚是恰当。同盟山是当年八百诸侯盟誓伐纣的地方,捧土为山,虽只有七米高,却吹响了周代商祚的号角,之后也是姜子牙封神之地,世人皆知。如今三千多年过去,获嘉县的一个叫王官营的村庄,又因为一个人,一种新文学体的汇集,同样成就了一个乡村的声名!

杨晓敏生在王官营村,有人说杨晓敏因为小小说而出名,也有人说小小说因为杨晓敏而放光彩,这二者都对,相信王官营村因为杨晓敏文学馆的落成,一时也可传为美谈。豫北大地上的一个小村落,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但在百度上因“杨晓敏文学馆”的坐标定位,假以时日,也会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文旅中心。

因为热爱文学,本身经商的我“误”入文学圈,因为文学圈结识了小小说的倡导者杨晓敏。久闻杨晓敏先生,始于《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和他主编的各类小小说精华图书。三十多年来,杨先生用这些优质的精神食粮,激励了一茬又一茬的文学爱好者的读写热情,去追逐生活的梦想!

初识杨晓敏,缘起于文学界盛事第九届小小说金麻雀奖的活动。举办“金麻雀”需要多方支持,经人寄线,杨晓敏先生和我联系,希望能助力支持。我们相约惠州西子湖畔,三杯两盏淡酒,让深秋渐凉的夜增添了些许温度。

他高个子,浓眉毛,言谈举止有着豫北人的淳朴、执着和慧敏。一眼结缘,我在中学时代手捧《小小说选刊》孤灯伴读中,曾经常浮现眼前的偶像就在面前,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都化成酒杯中的情愫,沉醉在惠州西湖畔的望月楼上了。是夜酒香情浓,不醉不归。相约2017年“金麻雀”奖古都开封相见。

古都开封,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仿佛都浓缩在这里了,清明上河园、相国寺、双龙街,遥想当年京都汴梁的繁华足以惊艳世界。“金麻雀”奖在这座九朝古都举办,让古都平添了几分姿色和魅力。这届金麻雀奖我作为颁奖嘉宾出席了会议,有幸结识了中国文坛的诸位大家。通过活动的举办,彰显了杨先生在小小说界的影响力、号召力及其个人魅力。

转眼,六年多过去了,在杨晓敏先生的关注指导下,本人的小小说作品也屡见报端,在小小说行业取得了些小成绩,并且成为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广州市小小说学会名誉会长,广州市南沙区作协副主席。所有的这些成绩与小小说领域的文友们鼓励与支持分不开的,杨晓敏亦师亦友,再加上同是河南老乡的这份厚重情怀,我们的情感纽带似乎比较紧,比较深。

三年疫情,阻断了彼此的见面,但没有减少情分。疫情过后的2023年9月,这个中原大地苞谷熟,稻子黄的季节,杨晓敏文学馆在豫北大地获嘉县王官营村落成了。为金秋的豫北增添了几分沉甸甸的收获,为获嘉县新农村文化旅游建设增添了一份活力,为王官营这个小小而又古朴的村落带来了几分神秘与厚重。我受邀与会,虽一路奔波,却难掩激动心情。

杨晓敏文学馆是杨先生倾其一生的成就见证,他的所有的一切过往,以及喜悦与辛酸都浓缩在里面了。它不仅凝聚了杨晓敏先生对小小说事业的奋斗史,也是整个当代小小说业界的一部编年史,一张张熟悉的图片,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数字,一篇篇独特的文论观点,都在文学馆里找到了倩影,找到了源头。杨先生说:“这一新兴文体在现代人的读写中,成为一种时尚的精神生活方式,小小说的血脉也与泱泱华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绵长根系融为一体”。

杨晓敏以满身的活力和豪情感染身边的每个人,但是现实中的杨晓敏又是一个谦虚、周到的长者。文学馆开馆的当天,本是杨先生的主场,但他却低调地选择站在不起眼的边角,本该主要由他交流人生的场合,他却把时间留给了更多的作家畅谈心声,他甚至于照顾到每一个到来的嘉宾,不论是中国作协的负责人,还是省市以及本地的相关领导,以及从全国各地前来祝贺的作家朋友们,他都把他们让在自己前面的中心位置落座、合影。

杨晓敏是一个从《诗经》里走出来的北方汉子,注重民间读写,倡导平民艺术,曾手握过钢枪,卫国保疆,如今手拿着文笔,续写华章。走近杨晓敏先生,细读他的文章,会发现他的情感是那么细腻丰富和真挚。杨先生在他的《清水塘祭》系列文章里写道:“如今的故乡,完全没有了芦苇飘飘,绿水淙淙的清水塘。故乡的清水塘,你还记得我儿时的几分苦涩吗?”细腻而忧郁,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追忆,也道出了对乡愁流逝的无奈与反思。温柔委婉的语言像轻风细雨样,漫不经意间在怀念过去同时也在鞭策过往,这样的悲悯情怀,轻轻地流淌于这个高大豪迈的北方汉子的笔底。

今天的王官营村因为杨晓敏文学馆的落成,带来了大量的人气及社会关注度,相信这个与文学事业密切相关又与振兴乡村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文旅平台,必将成为众多文学爱好者和旅游者打卡的网红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