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小小说百家之孙艳梅论

(2016-01-25 09:03:00)
标签:

情感

旅游

健康

教育

星座

                  生活中的细微末端
                                                       杨晓敏
    
不少写作者常感叹生活素材的匮乏,因此笔力不逮。其实,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庸常日子中,往往隐匿着能够触动人们心底共鸣的蛛丝马迹。青年作家孙艳梅,就善于观察生活,在细微末端处去寻觅和发现,由此来塑造人物,表达对社会与人生的心理诉求,呈现某种具有共性的精神状态,其小小说读来常令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回家》讲述了三个进城务工的小伙子,每日里各自辛勤工作,而彼此之间又暗暗较劲,尤其逢年过节更甚,每每孝敬父母的礼物,都成为了各自父母在村里炫耀攀比的资本。这一年过年,三人中的柱子带着豪车美女回了村,顿时让其他两人心里五味杂陈,这年也过得黯然失色。谁知这一切都是柱子为了回家撑场面租借的。女人无情翻脸,柱子麻烦缠身被索要精神补偿费。柱子付出了捅下水道的钱” 的全部代价后,深感自身的卑微,也为对方的寡情而痛哭。

   柱子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起初我和大李还幸灾乐祸地笑,可笑着笑着,我俩也呜呜哭了,哭得像受尽委屈的小孩一样。结尾一折处理得非常到位,柱子失意,其他两个小伙子幸灾乐祸之余,想及自身,同样感叹生活不易,不禁悲从心来。于是小说的味道出来了,它折射出了人们生活中那些负能量的东西,譬如虚荣攀比的、嫌贫爱富的、衣帽取人的、不计后果的、落井下石的等等不良现象。虽然作者以一种善意的讥讽,给主人公们今后的生活提了个醒,真不知这种良药是否起到疗效。因为此类事情,天天都在上演呢。

    老年人的打工之路如何?《幸运》中的农家老汉在城里工地干活,因体力不支屡被老板训斥,并让老汉走人。老汉夜来难眠,伤感老来无用,一不能务工帮儿女解决负担,二来种地除去成本又所剩无几。不料本来准备天亮走人的老汉,却因为夜来抓贼有功,被老板留下看护工地,于是就有了老汉的幸运之说。
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处于底层的小人物面对生活大潮,根本无力做出更多的选择。因偶然的机会带来的所谓“幸运”,读来却隐隐刺痛读者心灵。

    孙艳梅的城乡作品,还涉及到了留守人员的生活状态。随着农村年轻人进城务工安家,滞留农村的老人愈来愈多,城乡生活差异以及故土情结,诸多现实问题就摆在了面前。

    《大团圆》讲述了农村留守老人晚年的孤寂生活,描写的农村场景让人感触:村子里大多大门紧锁,院里长满荒草,没锁大门的除了老人,就是孩子,孩子一到上学年龄,被大人接走,老人隔一段时间,被死神叫走。” 这种白描手法,勾勒出当下某些乡村的真实写照。

    儿女不放心老汉一人生活才给老汉配了手机,以便随时联系,可是自从有了手机,老汉的儿女都不常回家看看了。成为了儿女不回家的正当理由,手机成了陪在老人身边的儿女,甚至还时常迁怒老汉不及时接听电话。或许工作压力可以成为难以兼顾老人的理由,那么就能忽略了生活中的亲情陪伴吗?滑稽的是,结尾用儿女奔丧促成大团圆,以一个另类误解,演绎了大团圆,想来是多么的黑色幽默。人生况味,油然而生,文学作品对生活的诠释、理解和责任,可见一斑。

    孙艳梅的《墙》写农村邻里关系,体现出人性的复杂和微妙。一堵墙,抑或两堵墙,都是作品借用的生活道具,诉说着人心与人心之间的隔阂。客观现实中的生活方式,又岂止是一堵墙的障碍和距离?结尾设计两个孩子和好如初,一起挤在两堵墙的夹道里,头挨头亲密地看着漫画书,是一个不错的细节。把希望寄托在新一代或者说未来的日子里,不失为一种亮点。

    “一天春花忽然发现儿子不见了。屋里屋外没寻到,正心慌就听见墙里传来咯咯的笑声。她赶紧踩上久违的高脚凳,一幕让她脸红的景象呈现面前:墙与墙之间半米的夹道里躲着两个小人儿,他们头挨头亲密地看着漫画书,旁边散落着娃哈哈的空瓶儿。

    春花其实不知道,就在刚才,西边墙头上也有个女人像她那样踩着高脚凳看了半天,俊俏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像一片桃花杏花林。”

    孙艳梅说,其实最能够还原生命的,依然还是树木、山野,他们以宁静的姿态,抚慰着我们的疲倦和困顿,抚慰着我们想念土地的心灵。她的作品源自生活,文笔自然流畅,不但对生活会提出问题和进行艺术表现,还善于提升主题内涵,给出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从这一点来看,她的写作还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