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建筑,回收材料造(2012.04)

标签:
房产 |
分类: 话题 |
统筹/ 小普 文/ 小普 洪玮 小蒂 图片提供/ Refunc、Denizen Works、Patrick Partouche、I-Beam
所谓“原始的材料”,指的是拆迁后遗留的废砖瓦。这是王澍善用的一种材料。也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回收材料的一种。
http://s3/middle/678ae995gbd7631df2b12&690
中国式回收建筑
项目名称:宁波历史博物馆
地点:中国宁波
设计者:王澍&业余建筑事务所
材料:碎石、砖、瓦
建筑使用的是明朝、清朝时烧制的砖块,最古老的一块来自唐朝,已有1500年历史。外立面的大部分则是用周围拆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碎砖烂瓦建造而成。这些碎片通过一种名为“瓦爿”的技术被集中在一起。这面外墙在很多艺术家和建筑师看来,就像一个谜团。它好像是有某种规则,又好像完全没有规则,那么大的墙体,却有丰富而很有趣的变化,这是怎么做到的?
实际上,这种建造方法最初是由当地农民发明的,他们运用以上手段回收利用被台风摧毁的建筑废墟。“瓦爿”系统能够将几乎一切原材料变废为宝,完美适用于王澍所经历过的任何搭配不当的废旧建筑中。“只有当地的工人知道如何操作,但如果我们不将它应用于现代建筑中,这些工人们可能也会慢慢忘却这门手艺。”
就像普利兹克奖对宁波历史博物馆的评价,“它是这样一种独一无二的建筑,在照片上看很震撼,置身其中更令人感动。这座建筑将力量、实用及情感凝结在了一起。”
http://s9/middle/678ae995gbd7637146688&690
绿色屋顶建筑
项目名称:Quinta da Baronesa
地点:巴西
设计者:Studio Arthur Casas
材料:砖
这户要在乡野之中建造第二套住宅的客户给出的要求是:房屋要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Studio Arthur
Casas因此特别将这栋房屋“嵌入”绿油油的小山坡中,让人们可以在屋顶上俯瞰脚下的高尔夫营地,还设计了一个景观屋顶和非常高挑的大门入口。
建筑方从一处已毁坏的项目中抢救出大量的砖头,当作了这栋房屋的主要建材。此外,建筑师还选择用巴西柚木,让建筑呈现出自然和极简主义的风格。长条的窄形窗户让阳光毫无遮挡地撒进室内,这也减少了能量的消耗,而开放式的庭院和横条百叶窗又可以遮荫,防止过度的暴晒。
虽然我们并不提倡拥有多处房屋,但是如果这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那么也许可以考虑向巴西的这户住宅一样,尽可能地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费。
http://s15/middle/678ae995gbd763c1edaee&690
小型多功能花园之家
项目名称:Maisongomme
地点:荷兰海牙
设计者:Denis Oudendijk 、Jan K?rbes(人名)
材料:汽车轮胎
花园小屋的面积为10×26平方英尺(相当于80平方米)。建筑师还在其中设计了办公室和储藏室的功能性空间。屋主一家三口在很大程度上也参与了设计,因此也设计了一些可供儿童玩乐的空间。
除了造型大胆之外,它最为让人惊奇的是在使用回收材料上的大手笔。它的再利用率竟然达到了80%。再利用的材料包括:从当地车库找到的轮胎(将其切成块使用)、取自当地此前建筑使用的木材、取自当地一个艺术装置的木盘、在街边找到的老旧木制家具、取自附近一家已破产的玻璃店的隔热玻璃(安装在屋顶),以及取自当地的金属废物的不锈钢盘子。
所有这些材料都是在现场或附近找到,距离施工现场最远的地方也不过5分钟车程。只有轮胎需要从当地的轮胎经销商那里去拿。这也是唯一一样他们需要向人解释用途的材料。因为它属于化学垃圾,不能随意丢弃,轮胎经销商也不能随便处理。
但,为什么是轮胎?设计师认为,这无疑是一种坚韧和牢固的材料,它虽然看上去粗糙,却足以挡风防雨。Maisongomme
是使用现成的材料建造我们自己的天堂的又一个极佳范例。
卡车检查站也有生气
地点:挪威
设计者:Jarmund/Vigsn?s Arkitekter建筑师事务所
材料:混凝土、玻璃,回收铝质窗框
这个名为“Statens
Vegvesen”的检查站位于挪威一个人迹罕至的国家公园边缘,是Vester?len岛和大陆的枢纽,它配有一个加油站、一个咖啡屋和游客服务站。3315平方英尺的室内面积,可同时居住3到4个员工。
这个检查站是因为途经的货物增多,应需求而建。它的建筑材料是混凝土、玻璃,并使用回收的铝质窗框,暴露的管道在水泥墙上迂回穿行。建筑的一面是密闭的,用以抵挡寒风,另一面则将自然光弥散进屋内,这使得检查站小而明亮。Jarmund/Vigsn?s
Arkitekter设计的这个检查站不仅显眼、明亮、有生命力,而且也很坚固,可以使用多年。
http://s1/middle/678ae995gbd764bf8c360&690
公共雕塑讲述的环保事
项目名:可口可乐人Elliot
地点:南非开普敦
设计者:Porky Hefer
材料:可乐板条箱
它甚至有一个名字叫做Elliot,它矗立在开普敦的维多利亚阿尔弗雷德码头广场(V&A
Waterfront),身后就是举世闻名的桌山。开普敦最不缺的就是创意。
早在2010年,第一个可口可乐人就在约翰内斯堡亮相,可口可乐公司显然非常精明,这么做可以为它在南非世界杯期间赢得更多的注目。它那时还发放了2万张门票来鼓励观众回收他们用过的塑料瓶。
现在,在开普敦的这位由Porky
Hefer设计的“可口可乐人”更巨大,更高,并且是坐着的,它有60英尺高,27吨重,动用了4200只可乐塑料瓶。传递的信息是想让人们关注回收罐头和塑料瓶再利用的注意。
这是可口可乐公司在南非最重要的环保项目之一。他们还发起了PETCO项目,这是一个鼓励回收塑料用品的公益项目,其下还有一个叫做“收集一个空罐”的项目,对回收铝制空罐头的人们实施奖励。
http://s5/middle/678ae995gbd7651f9da74&690
“被动的”观景别墅
项目名称:Ty Pren
residence
地点:南威尔士Brecon Beacons
设计者:Fielden Fowles
材料:荒废房屋的木料
房屋立面和屋顶所用的材料非常用心。屋顶以及北面的立面使用的木料回收自长期荒废的房屋,其余立面及屋顶太阳能面板的覆盖层使用的松木,则取自距离房屋最多两公里的当地,为了补偿,屋主事先在原地种上了8棵落叶松。
房屋设计成长窄条形,有利于白天将门户敞开时实现通风,完全不需要空调设备,南面安装了滑动百叶窗,可以保证房屋在夏天不被暴晒又可以通风,还在整个建筑使用了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s
(SIPs),可以达到高度的隔热,这样,在冬天,白天从日晒获得的热量保存起来,可以在夜晚释放为室内供暖。这样,它可以达到每年仅6公斤CO2的排放量。整个建造费用是27万欧元。
http://s14/middle/678ae995gbd7650c14b8d&690
工业范儿+美感住宅
项目名称:Maison Container Lille
地点:法国
设计者:Patrick Partouche
材料:集装箱
但更吸引人的是房屋内部的细节和设计。它回溯1970年代盛行的高技派风格,也就是建筑师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类似伦敦劳埃德大厦、巴黎蓬皮杜中心的建筑风格,以工业气息为特色,在室内设计上暴露结构材料,以强调工业时代的感觉。Patrick设计的这个集装箱房子内部就大胆的暴露着金属板块、水管和金属丝,而这种感觉又和集装箱本身的美感一拍即合。
高技派的元素在屋子里似乎全都齐了,但厨房并没有使用开放的金属棚架和工业气的倾斜水龙头。设计师说,“屋内的设计还是在顾客能接受的范围内,它是一个现代工业风格,但也选择高质美观的材料,比如不锈钢的、电镀的、着色或褪色金属,铝、木、塑料玻璃等其他工业材料。”
房屋二楼的工业范更为浓烈,有金属板、梦幻的物件和栅栏式的走道,灯具也像仓库或工厂里的。一片直接从集装箱外墙取下的褶皱铁皮,中间镂空出一个有趣的形状,就变成装饰品挂在墙上,它的下方垒着一个个大箱子,营造出仓库似的储存空间,一旁的扶手则是由铁线和焊接的管道组成。
这个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表里如一”的工业化气息,内部装修和外部结构十分融洽。设计师Patrick认为它“象征了时下的新建筑可以同时满足将当今趋势和耐用性”,而这种新建筑同时也是适用于家庭居住的。
http://s4/middle/678ae995gbd764f9c7283&690
灾后重建需要木板屋
项目名称:环保紧急庇护所
设计者:I-Beam建筑事务所
材料:木质板条托板
能夠简单、迅速、以常见材料建造的建筑设计近来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气候异常和人口膨胀,传统的建筑缺陷渐显。便捷、实惠、耐用的房屋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因此,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类似于木板屋这样的创意对于大众来说,可能十分宝贵。
I-Beam建筑事务所近期的一个设计就是这一类的上佳案例,他们重复利用货运所用的木质板条托板,将其组合成绿色环保的小屋。类似的小屋在波罗的海战役中曾经作为难民的暂时住所出现过,这种不昂贵但坚固的建筑非常适合用来重建家园。因为,这种木托板不仅易得,而且规格统一,是在天灾人祸之后复建房屋的理想支撑材料,比如最近的巴基斯坦洪灾复建中就有利用。另外,这种从世界各地运来的材料非常挺直,做墙壁、天花板、地板都可以胜任,再用当地材料填补和修缮就可以提高房屋质量和耐用程度,就算是要作为一个家庭的永久性住所,也是可能的。
I-Beam事务所的这种木板屋,除了经久耐用之外,组建也非常快捷。一个木屋需要使用300个木托板,以此支撑出1200平方英尺的生活空间。I-Beam的样板房是用塑料板填补空隙,但设计师认为,以后可以利用当地材料——用麦秆做隔热、用泥和树枝加工外墙。当地的其他材料也可以利用,泡沫、胶合板、波纹铁皮、灰泥、瓦片都可以用来覆盖外墙。
这个木板屋有两层楼,五间房,以及厨房、门廊和小庭院各一。地板是由木托板和板岩衔接在一起的。石质地基将木板与土地隔开。100个木托板可以简单的做出16
x16平方英尺的小屋。
http://s1/middle/678ae995gbd76516b42c0&690
结冰湖面上的桑拿屋
项目名称:DW SAUNA
地点:芬兰
设计者:Denizen Works
材料:船库
芬兰有位女士想要把她的船库变为桑拿室,想了12年。对于将桑拿视为生活必需品的斯堪的纳维亚人来说,这实在是无法舍弃的梦想。但是当地市政府并没有许可她的梦想。
Denizen Works事务所从伦敦赶去这位女士所在的奥兰省(?land),递上他们独具创想的设计方案。Denizen
Works最擅长的就是结合当地色彩,设计最符合当地文化的建筑和产品。
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曾经听祖父说过的故事,他的祖父就曾经为他的桑拿屋装上滚轮,让它在冰上滑动。所以,事情变得很简单了。很多时候,好的设计实际上并不复杂。设计师决定为这座旧船库装上雪橇装置,让它可以自由活动,而最终,当地政府通过了这个方案。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桑拿屋完全由本地生的木材以及回收的窗户框架建造完成。内部使用的是来源可持续的松木(sustainably-sourced
pine),这是这位执著的女士12年前准备这项计划时买下的。
设计和建造一共只花了9天,其中一项任务是为桑拿屋安装水泥脚架,以方便它在平地上固定不动。但如果把它拖到冰冻的湖面上,就可以去掉脚架,让它随意地四处滑动。光是想像这个画面就足够有趣:有人在结冰的湖面上洗桑拿浴!它的改造需要的费用是3465欧元。
http://s9/middle/678ae995gbd76502f1738&690
边角料拼凑出仓库小棚屋
项目名称:The Wall of
Zudaji
地点:日本滨松市
设计:403 architecture
材料:旧项目残余材料
这个看上去拼拼凑凑的小棚屋坐落在日本滨松市,由403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它的建筑材料全是从该事务所以前的一些项目里回收的,包括边角料和货运托板。这个小棚屋现在是当地一家餐厅的新增仓库。这个设计有效利用了废弃材料,试图呼唤人们对资源消费和分配的关注。
403建筑事务所是滨松当地的一家事务所,在这个小屋之前已经做过不少涉及到木质材料的项目,包括城市规划、公寓改造等。正因如此,他们的项目完成后常常留下一些木头的边角料,于是他们希望有机会变废为宝,正好他们办公室附近的一家餐厅想要多建一个仓库,于是这些边角料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现在的小棚屋。
这个小棚屋利用了三个项目的残余材料,其中的货运木托板用来建构小屋的骨架,其他边角料用来填充一些连接处。余下的空隙则被刻意的留出,这样,白天,自然光可以从棚屋外墙的洞投射进屋内;夜里,屋内的灯光也可以从空隙中透出来,所以不论白天黑夜,光线都可以自由进入。
屋顶覆盖了一层褶皱金属板。为了防水,外墙还覆盖上了一层波浪状的塑料板。
这个用材环保的建筑有些乡间气息,在材料的组合上也让人津津乐道。屋外墙的透明塑料板不仅防水,也可透光,屋顶的铁皮外层镀上了锌。废弃的货运木托板可以说随处都有,甚至多到让一些店家不知如何处理。
照我们看来,403事务所的设计简直就是完美解决方案,既可利用多余材料,又能把本公司在先前项目上的浪费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