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eorge Watt 翻译/ Derek
Ching
(Scotland,U.K.)
就苏格兰是否自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独立,2014年苏格兰将举行全民公投,其结果将塑造苏格兰及英国的未来。若公投对独立说“Yes”,甚至会改变欧洲的力量均衡,因为英国将丧失部分影响力与权威。全民公投会否将英国解体,令这个自1707年就为欧洲乃至全球性的大国消失?一位生活在海外的苏格兰学者对此提供其解读。
http://s2/middle/678ae995gbb19bf091ed1&690
为什么苏格兰人打算让苏格兰彻底独立?有人认为苏格兰最好脱离财困的英国,其他人则以种族理由争辩,声称苏格兰人与凯尔特人本就与在英格兰占主导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并不同种;还有人表示这仅仅源自苏格兰人长达近千年的独立愿望。这一愿望与数个世纪前的历史,乃至当下社会问题的联系,同样紧密。
我童年的最深刻记忆之一,便是在苏格兰罕见地暖和的周日下午和家人散步,我们总是仪式性地拜访纪念威廉.华莱士于1270年出生的一个纪念碑,那是一个安静地伫立于格拉斯哥附近一个小村落Elderslie的纪念碑。华莱士这位伟大的自由战士最终被英国人捕获,并被处刑,他的身体被四散至全国作为对暴民的警示。华莱士正是英国人在1297年斯特灵桥之役惨败的关键因素,这一战役令苏格兰得以暂时地幸免于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的统治,这位国王的花名是“挥向苏格兰人的锤子”。
在对华莱士表达敬意后,我们会步行数英里前往帕斯里寺(Paisley Abbey),拜访玛居丽.布鲁斯公主(Princess
Marjory
Bruce)的陵寝。当年她自马上摔下而重伤时,已迫近临盘,她最终在1316年于这所修道院内诞下苏格兰的下任帝王。其后裔之一包括快乐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这位生活在法国的苏格兰后裔领导了1740年代对英格兰的入侵。他一度推进至离伦敦180公里处,但卡洛登沼泽战役的惨败(2000名苏格兰战士在一小时内被屠戮)令他不得不调转马头,最终他落败于王位之争。
在我还是个孩子之时,这些战役听起来如此近在眼前,以至于较二战风云更为真实。这种经验令我被灌输了一种苏格兰在种族上、历史上均与英格兰分离,政治上也应如此的暗示。不奇怪为何在800年间关于苏格兰独立的呼声一直不断,这似乎根植于苏格兰人的DNA。
苏格兰与英格兰某种形式上的联合在1603年达成,当时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继位为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并因此定居伦敦。此后的100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均各自有独立的国会,但共享王权。直到1707年西敏寺成为英国权力中枢,国会才得以联合。
关于独立的不平之鸣自此一直持续,有时受欢迎、有时遭冷待。过去30年间,这种声音毫无疑问重新获得青睐,这导致所谓的“权力下放”,即于1998年在爱丁堡成立一个权力受限的苏格兰国会。该国会监督教育、卫生、农业以及司法系统,但无权就雇佣、能源、贸易、外交、运输、边境保护、防务,以及最关键的,不能对君主制进行立法。很多苏格兰人,包括目前在爱丁堡举足轻重的苏格兰民族党,首次提出是时候让西敏寺对苏格兰让渡全部权力,以创造一个如荷兰或瑞典般的独立国家。
所有支持或反对独立的论据均着眼于未来,因此只能在理论上进行阐述。它们不过是花言巧语。Alex
Salmon,当前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首席大臣、声量最高的独立拥护者,就强调一个彻底自由独立的苏格兰将创造更公平公正的社会。另一方面,在英国国会的工党领袖Ed
Miliband争辩称,继续联合在一起才能长远而言达成公平。传统上苏格兰是工党的票仓,因此Miliband的政党不希望因独立而失去其凭借苏格兰选区在西敏寺获得的席位。失去苏格兰的支持,工党将更难获得英国的执政权。
苏格兰在财政上是否亦应远离英国?正如上述,在存在如此多的未知数时,难以断言。《独立报》在2011年10月16日的一篇财经文章便包含截然对立的两种意见。圣安德鲁大学的Andrew
Hughes-Hallett教授声称,苏格兰对英国国库的贡献要多于其得到的好处,因此独立更有利可图。他的一些支持者补充称,退出英国核能计划等防务支出还能有额外的库房结余。
但英国财政部首席秘书长Danny
Alexander就驳斥道,分离将为苏格兰带来财务大灾难。新国家将自英国按比例地继续规模庞大的国债,也要分担拯救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巨额支持,该崩溃于全球经济危机的银行目前被英国政府国有化。苏格兰截至2011年需要按比例承担的债务额为1220亿英镑。M&G
Investments的基金经理Jim Leavis预计苏格兰的状况将如金融危机时的冰岛,或者是当下的欧猪五国。
双方均用财政理据来支撑其观点,但平头百姓又该听信哪一方?另一个问题是,自旅游业,以及苏格兰的两大液体财富——威士忌以及北海原油获得的收益,又能否帮助苏格兰熬过独立后的财困?只有真的独立,才能明白。
独立支持者援引欧洲那些成功的小国,例如挪威、丹麦作为榜样。他们声称这将是苏格兰作为一个国家后的未来:文化先进、商业精明、统一民族以及富有。但金融危机前分离主义者也曾把爱尔兰和冰岛作为成功榜样,这两个国家随后均事实破产。那些忠诚于联合王国的人则选择了另外一些小国独立案例,例如南斯拉夫的分崩离析以及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分治,这些国家在数十年间一直陷入混乱,而且将在可见的未来继续品尝苦果。双方争论均忘记了论证这些国家,成功、失败与否,有没有那么一丁点像苏格兰。
此外,还有情绪之争。联合主义者认为继续联合,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问题,英国的四大部分已经联合在一起如此之久,拆分任何一部分都是违反自然之举。他们提醒说大家曾在过去成就众多伟业,也曾并肩作战,甚至在19世纪曾一度共同统治世界。分离主义者自然也有其说辞。一位博客作者表示:“仅由于300年前一群苏格兰贵族出卖了这个国家,并不意味着现今的苏格兰人无法再自治。”这一发言的前提是普通苏格兰人不赞成1707年的联合,但我很怀疑任何人能对此加以论证。
隐藏在很多分离主义者论据背景中的仅仅是对在300多年以及800多年前的战争,以及其间更多小型战役的情绪化反应。对英格兰统治的质疑在苏格兰一直挥之不去(尽管自二战以来的14位英国首相中有一半是苏格兰人)。也许苏格兰人是时候忘记过去败于英格兰之手的苦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