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William C. Gager
中国在成为世界最大停车场之后,正在变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垃圾场。而“汽车再制造”的兴起有可能改变中国人的命运。
http://s2/middle/678ae995gbb1946cc6261&690
截至2011
年11月,中国汽车保有量达1.04 亿辆,而每年报废汽车已超过200
万辆,中国在成为世界最大停车场之后,正在变成世界最大的汽车垃圾场。
这听上去很可怕。
但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未来?
汽车再制造也许会成为最完美的答案。一方面,通过这个业务,人类可以消减正在日益增多的汽车垃圾。而另一方面,它重新利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垃圾,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补充了材料来源,从而节省了资源。
但是,再制造并不等同于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它是一种对废旧产品进行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专业人士会首先对损坏或将报废的零部件,进行性能失效、寿命评估等分析,而后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保留可用部分,替换报废零部件。例如引擎,它包含有上千个零部件,机械产品零部件的寿命各有长短,而有相当一部分零部件通过使用、磨合之后,性能渐入佳绩,只需要更换达到使用寿命的报废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必然可以达到或超越新品。而原材料的循环利用,仅仅只是对某一产品的制造-维修-再使用的过程,投入的维修成本、人力成本和技术要求颇高,产品的寿命也达不到新品。
http://s1/middle/678ae995g791c20b95d40&690
很多人担心这些复杂的工艺流程会让使用了再制造零件的汽车成本增加,从而使得汽车价格更贵。
其实未然。目前,除了汽车引擎之外,其他零部件损坏报废之后,车主可以选择原厂或者本土的再制造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省去很多原厂零部件运输和时间的成本。而且再制造零部件的售价往往只有新品的一半。在国外的4s
店,一般都会提供给前来维修汽车的客户新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双重选择。再制造产品的使用寿命是得到严格控制的,只会与新品相同或寿命更长于新品。顾客在得到质量保证的同时,价格也得到了相当多的优惠。
在国际上,汽车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历史与汽车制造业几乎一致。而随着全球对节能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越来越被关注,再制造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也将势在必行。
然而,这个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中国完成这一转型,首先需要更多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大力推广;其次产业链的运作需要规范化管理,中国的再制造厂商要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自身企业;而后就是对最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以跟上全球市场的节奏。
随着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将进入关键期(一般而言,售后业务会相应地滞后3 年至5
年时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人士预测,到2015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200 万辆,其中零部件需求将达到5100
亿元,如果5%采用再制造零部件,需求也将达到255 亿元。
我想,汽车再制造,它不仅有望成为改变中国“全球最大汽车垃圾场”命运的锁匙,更有可能成为中国充满机会的新兴产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