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usiness Life ——你“黑色星期五”了吗?

(2010-05-05 14:18:10)
标签:

杂谈

分类: 商务生活

Business Life —你“黑色星期五”了吗?

文·图 杨苓桦

 http://s11/middle/678ae995g863f3fc7cd3a&690Life ——你“黑色星期五”了吗?" TITLE="Business Life ——你“黑色星期五”了吗?" />

什么是黑色星期五?

感恩节后的星期五,是著名的美国“购物日”,因为大部分人要在这个时候采购圣诞节送人的礼物,所以商家也非常成人之美:东西便宜再便宜。而对于我们这种必须Follow中国时间的人来说,最直白的感受就是:所有business emails 瞬间消失,大伙儿全都不见了⋯⋯

 

    从上海“消费之都”来到一个“城乡结合部”,憋得难受吗?挺难受。作为近一年来无处消费的反弹,去年11 月中,我开始跟着蒋姑娘学习在网上淘东西。   

    “访问学者”蒋姑娘最近从北京抵达伯克利,她找到了一个新玩意,那就是6pm.com。作为一个著名淘鞋处,我对这个网站的认知最初却是来自工作,实在是让人羞愧。

    去年7 月,亚马逊以8.47 亿美金收购在线零售商Zappos.com,成为其历史上最大笔资金的收购项。因售货服务无比良好,后者市场份额已占美国鞋类网络销售市场的25%,创始人谢家华在硅谷更是赫赫有名—而6pm,正是Zappos下的次级网站。

    换言之,Zappos 上卖不出去的鞋都会再转到6pm 上再打折上折,你可以想象有多便宜。有时候,一双名牌靴子,也就十几美元!

    于是,不知疲倦的游戏开始了。蒋姑娘曾一口气买下二十几双鞋,从爸爸妈妈、姐姐妹妹、表兄表弟到北京的一帮“死党”,一个都不漏掉。受其蛊惑,我在闲暇时候也兴致勃勃地动起了手。

    先是买鞋子,我一口气就买了“Nine West”和“Muk Luks”共六双鞋子,然后,货物还没送到,目标已向其他兴趣点分布开去;第二天,四个包包进入了我的梦想,那是我新订的“Betsey Johnson”、“Haiku”、“Hobo International”和“Fossil”。

    但是,现实总是这样惨淡,因为网上购物总是不尽如意,加上头脑清醒后的悔意,由于美国基本买东西都能退货,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开始忙着开起小车“嘟嘟嘟”往邮局跑了。必须退掉!我想。再便宜也要退掉。Was I crazy ?—竟用这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买了一堆花花绿绿的东西。

    经历过这一役,我本以为,我将对接下来的著名“Black Friday”免疫。但事实上是,我显然有点低估自己的折腾能力了。

    什么是“黑色星期五”?

    正儿八经的名词解释是—感恩节(每年11 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后的星期五,这是著名的美国“购物日”,因为大部分人要在这个时候采购圣诞节送人的礼物,所以商家也非常成人之美:东西便宜再便宜。而对于我们这种必须Follow中国时间的人来说,最直白的感受就是:所有business emails 瞬间消失,大伙儿全都不见了⋯⋯

    其实,早在那个“黑色星期五”开始的周一,我就已接到不少亲密朋友的邀约,比如蒋姑娘,她一直在MSN 上狂叫:“周五凌晨就去排队怎么样?”可一想到囊中羞涩,我总是说,“不行呢,得赶稿。”

    然而要死了,那天,我是真的在赶稿吗?完全不是这样。

    事实上是,周五一大早8:30 am,我就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一个好朋友家门口。这一天购物的人所以要成群结队地挤在一起,是因美国大型名牌折扣商场基本都距离遥远,比如我们去的那个Outlet,大概开车就有近40 分钟。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我不说你也可以想象了—我迅速地就消失在了一大堆人中。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累死累活地回到家。

    在国内,我是不敢出手去买“Guess”这种Brand 的,但逢上这种好日子,我拿到的一件绿毛衣,也就才40美元不到。另外我得说,这真是一个可怕场面,尽管那天硅谷还出奇不意下起了雨:就见COACH 长长一列队伍简直排得我看不到边,据说,这里东西打到了三折,而因商家限制进场人数,等候队伍自然就成了“万里长城”。

    在这里,我将汇报一下我的战绩。一件Guess 毛衣、一件Banana 尼大衣、一件Banana 羽绒背心、两件Banana 基本款长袖T,一件MaxStudio 小西装、四双ALDO 靴子和鞋、四条Levi’s 牛仔裤外加两件短袖T,以及一个特逗的帽子。    

    我一共多少钱? 500 美金不到。有个问题是—如果这点钱在上海,我能买到什么东西?(作者系《21 世纪经济报道》高级记者,

e-mail:Lynnyang9@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