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追光逐影V
追光逐影V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997
  • 关注人气:14,9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拍故宫

(2012-01-17 20:30:06)
标签:

摄影

分类: 摄影习作
我拍故宫
1.
      2012年1月7日,北京下了第一场雪。可惜雪太小,拍不出“雪景”来。天空还是阴云密布,太阳时隐时现,“光影”片也拍不出来。只好在拍摄角度和平面构图上多动动脑子了。这里把拍摄的过程与大家分享,欢迎各位老师多多指教!祝各位春节快乐!(使用相机尼康D90  16-35 f4  镜头  
      图1.拍这张图等太阳等了10分钟。总算在恰当的时候和恰当的位置上拍出了阿咚说的利用摄影“二维性”使不相干的影像有了联系的图片。光圈f11 速度1/400  ISO125  焦距35


我拍故宫
2.
     这是用5张片子合成的,由于色彩不好,做成了黑白的。没什么新意,中规中矩的试一把。
     光圈f16 速度1/30    ISO100
     

我拍故宫
3.
      这是跨过午门的限制线,进入午门正门洞内拍摄的。算是一种框架式构图吧。
      光圈f11  速度1/10  ISO100   矩阵测光

我拍故宫
4.
     这张是在同一地点拍摄两张相同画面的片子。一张焦点放在柱头上,另一张焦点放在大殿上,然后合成。远景和近景都是清楚的。采用手动曝光  光圈f10  速度1/40   ISO100    焦距 17mm   (两张一样)


我拍故宫
5.
     故宫也有线与面的构成。白雪突出了明暗的反差,做成黑白片强化这种关系。有意思的是门上的铜锁刻着“故宫专用”——估计用了这种锁故宫就不会丢东西了(开玩笑)。
     光圈  f10  速度1/40   ISO100


我拍故宫
6.
      剪影式的构图。与屋顶重合象仙鹤的身躯。使用了小光圈以降低曝光(当然这不是最正确的办法)。后期调整了色温到6500k。
      光圈  f22  速度1/40  ISO 100  光圈优先


我拍故宫
7.
     典型的S型构图。河内的白雪突出了主要的形状。使用广角可以突出河道的远近变化。近景的船只起到了打破曲线完整形象和令人联想的作用。做成黑白片也是为了突出色彩对比关系。小光圈是为了获取远近都清楚的大景深。  光圈 16  速度1/30   ISO100   焦距16mm
     

我拍故宫
8.
     自己没有拍过马屁,这回拍了“狮屁”。是不是也有点意思?


我拍故宫
9.
      故宫的文物都有编号。这个不在乱涂乱画文物之列。估计左边铜狮的编号为“故204489 1/2”

我拍故宫
10.
      这是大殿前重要位置的一具孤独的残雕(不知做什么用的)。使用了大光圈、近物距把虚的(形象模糊)拍实,把实的拍虚。造成另一种感觉。光圈  f4  速度 1/200  ISO100  光圈优先


我拍故宫
11.
      尝试一种在对角线上有物象的拍摄方法。有一种呼应的关系,给人以联想。白平衡调到3700 。有点冷眼的味道吗?光圈  f4.5   速度1/800  ISO100  
  


我拍故宫
12.
       江南水乡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给我印象极深。这来自于吴冠中的抽象倾向的国画和别人的摄影作品。看到这种三叠式的造型就想拍。拍了6张,选了1张。光圈f22  速度1/13  (为了增加景深用了小光圈)


我拍故宫
13.
        这张式模仿关心民老师的构图拍摄的。强调对比。后期把铁缸提亮,使其质感更加明显。体量的对比,近大远小尤显突出。粗糙与精细,锈色与彩色以及形状的对比都丰富了画面。
      光圈f22  速度1/30  ISO100  焦距16mm


我拍故宫
14.
      把相机放在石材地面拍摄(盲拍)的,视平线极低,以突出殿廊的高大。


我拍故宫
15.
     借用白雪突出雕刻的纹路。效果不是很好。


我拍故宫
16.
     这回有了单反,可以慢速拍暗景。拍了两张,合二为一,否则不可能拍的里外都曝光合适。
我拍故宫


我拍故宫
17.
      这张做了黑白处理,突出钱币的色彩。也算是借写实寓意些什么吧?


我拍故宫
18.
      这个地方也许大家视而不见。这种有秩序的排列,弯曲后归集到一起的构图是建筑拍摄常用的手段。恰好有人物站在下面,赶紧跑过去拍下来(这回没用三脚架)。为了净化画面,把后面的一小部分景物也裁了,就剩下白色的雪地了。光圈 f4  速度1/125   



我拍故宫
19.
    这张是没有进故宫前拍摄的三张竖片接片。由于游人较多,拍了两组,取了一组。后期配楼做了变形调整。前面的地面变形很有意思,好像是鱼眼镜头拍摄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