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非暴力沟通》第三章、第四章
(2015-11-26 18:11:48)
标签:
非暴力沟通感受评价判断 |
分类: 书摘感悟 |
第三章
1、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2、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认为,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他讲到:“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它反映了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让我们谈论稳定性和持久性,谈论相似之处、常态和种类,谈论神奇的转变、迅速的痊愈、简单的问题以及终极的解决办法。然而,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心语】世界变化无常,丰富多彩,用静态的语言表达它的复杂多变,其局限性可想而知。非暴力沟通主张用动态的语言,描述事实,而不轻易下结论。
3、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4、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
5、小结: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五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心语】非暴力沟通强调实事求是的描述观察结果,而不带有任何评论。我们日常与人交流不要言过其实,否则会引起反感,或者会遭到反驳,达不到预效果。
第四章
1、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到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
2、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根据我的观察,对于从事律师、工程师、警察、经理等职业的人来说,尤为困难——表达感受与他们的职业形象相冲突。
3、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
4、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5、小结: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作乱区分。
【心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是对某件事作判断,不是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是针对某件事做自我评价。而是运用一些恰当的词语,如:自信、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害怕、担心、郁闷、不舒服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或没有满足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