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面对禽流感和地震
(2013-04-22 06:32:20)
标签:
如何面对破坏性前兆动物地区文化 |
201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春节过后,我们多次感受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交替出现。前一天,烈日当空,一个身着粉色长裙、黑丝袜的美女飘然而过,让人浮想联翩,第二天这个美女可能穿羽绒服出现街头,还冻得直打哆嗦。不少朋友在一起谈论时都说今年是极端气候。禽流感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电视上,已经引起民众关注,和朋友在吃饭时,有人问我是不是不敢吃鸡和鸡蛋。昨天雅安地震发生后,更引起人们恐慌,为雅安祈祷的祝福信息到处都是。儿子在中午也问我“地球到底怎么了?”周末无聊之余,我介绍一些关于禽流感和地震的科学常识。
一、
1、禽流感病毒简介
1997年在香港首次发现H5N1禽流感会致命地传染给人,轰动一时,禽流感从此进入了大众语汇。现在大家关心新出现的H7N9禽流感。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截至20日17时,上海新增1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20日,浙江新增3例,江苏新增1例,全国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总数增至96例。H5N1和H7N9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最常见的、能引起严重后果因而也是人们最关心的是甲型。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到目前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
2、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除了H和N这样的命名法,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禽流感、猪流感这样的说法,不少人听到这样的名字,马上联想到的是不是吃猪和禽类不安全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之所以要以禽和猪等来命名流感,是因为涉及到了流感病毒的来源。人类的流感其实都来自动物身上。研究发现,所有流感都是通过家养的禽类以及哺乳动物,传播给人类,最常见的传播媒介就是鹌鹑、鸡和猪,所以不少流感也以传播的动物媒介来命名,即禽流感和猪流感等。
4、禽流感预防常识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一是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二是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三是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四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五是家庭、学校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六是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二、地震的产生、类型、震级、预测和自救
1、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2、地震震级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3、地震预测
目前主流学界认为地震时不可预测的。1996年11月,“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在伦敦召开。与会者达成一个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没法预测,将来也没法预测。他们认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非线形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如果要预测一个大地震,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大范围(而不仅仅是断层附近)的物理状况的所有细节,而这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想通过监控前兆来预测地震,也是不可行的。所谓“地震前兆”极其多样,不同的地震往往都有不同的前兆,而且一般都是地震发生后才“发现”有过前兆,缺乏客观的认定,既无定量的物理机制能把前兆与地震联系起来,也无统计上的证据证明这些前兆真的与地震有关。
所谓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原理上,在距离震源50公里内的地区,会在地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90-100公里内的地区,能提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根据数据准确估计震级、震中位置以及快速估计地震对预警目标的影响等。
因此我个人认为现阶段凡“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传闻是谣言,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怪传说的地震传闻是谣传。听到这些传言,我们不必惊慌。
4、地震自救的基本知识:
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五、手机和充足点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
禽流感、地震等自然灾害,我认为和环境污染、资源盲目开发、生物技术滥用等有很大关系。天灾的来临是我们普通人无法抗拒的,我们能做的是活着一天,珍惜一天,快乐一天。看看雅安震后的惨景,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我们坦坦荡荡,我们从从容容,我们心存善念,我们无所畏惧,我们和值得珍惜的人深深相爱,明天的一切都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