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点多,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你去买盐了吗?”我一下子愣住了,赶忙问原因,他说人们担心食盐短缺,正在疯狂抢购食盐,他所在的城市现在连一包盐都很难买到,还让我快去买点。放下电话,母亲和其他朋友也相继打来电话,让我赶快去买盐。我转到小镇上,也看到三三两两的群众买了一大袋子的盐往家里背。
我开始上网看新闻,多家媒体报道“多地掀起食盐抢购风”:受日本大地震核泄漏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海水被污染、盐要涨价、盐供应紧张、盐能防辐射等传言,从而引发食盐抢购潮。食盐抢购潮先是从相邻浙江省的绍兴、宁波地区开始的,逐步蔓延到多个城市。新华社称,“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欧美部分地区公众开始购买碘盐防止核辐射,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公众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由此看,中国的买盐风好像是被外国人引发的。
目前很多地方都有大批居民囤积食盐,超市食盐被抢购一空。面对食盐抢购潮,专家忙辟谣,称抢购食盐没有必要;管盐的官员宣传食盐库存很多,不许涨价;买盐的借机翻倍提价大赚了一笔。
碘盐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碘的作用,即便是碘片对阻断除放射性碘之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质也没有作用,盲目过量吃碘盐或碘片,对身体有害无益。而对核辐射污染海域的可能性,则是反应过度。中国传媒聚焦日本核泄漏,中国人一见媒体这么大的宣传力度,立马就惶惶不安。日本的危险因素刺激出国人不安全感集体发作,恐慌下的民众就去买盐。
什么灾害能让咱们没盐吃?我国的食盐几乎没有海盐,并且海盐生产成本很高。中国有几千个盐湖,还有盐矿。青海湖有的是盐,柴达木盆地的公路都是用盐铺成的,四川自贡是自古以来的盐都,四川遂宁的死海有的是盐。海盐、矿盐都不能吃、都没了,这事不可能,真要到那个时候,其他的灾难早把人类给灭了。海水被污染,牵连到的事情太多,海里出来的东西都不能用,海盐的问题就成小事一桩。
从1945年7月16日美国进行世界上首次核试验到1989年底,各国共进行了1800多次核试验。之后,我们附近如朝鲜等还进行过核试验。核试验中,大气层核试验和海底核试验占了相当部分。我国在国境内进行核武试验,这也是人所皆知的。每次核试验尤其是海洋中核试验后各国国民都买盐、买防辐射物品?从来没有。
加入买盐风潮的人当中,也有一些具备科学常识的人。他们虽然不相信传言,但免不了从众,人们现在普遍没有安全感,面对大众集体行为,往往感觉乏力和无助,在恐慌中人们往往会从众。大众的行为总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比如,多数人都囤积食盐、抢购多种物品,这至少会造成其他人一时不便或可能面对涨价情况。
一有风吹草动就买盐,一下子买几年吃不完的盐,这在中国是一个已久的传统。过去没出现核泄漏危险,但出了别的事也买盐,非典期间就出现过狂放鞭炮、喝绿豆汤、抢购板蓝根以及抢购食盐。其实出现“盐荒”,更多的因素是“心慌”。一旦危难临头,许多人骨子里的从众心理依然会沉渣泛起: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啦,什么“管它有用无用,先随大流再说”啦。
灾难不会因你恐慌就不来、就减轻;面临灾难或威胁的时候恐慌只会降低遇险者的抵御能力;恐慌本身就会造成人为灾难。灾难面前,人慌无智,人慌无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