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募、资管等成主要接盘方 大宗交易接盘两种方案

(2019-06-09 23:20:39)
分类: 新闻感悟

  大宗交易接盘两种方案:

  一种是直接减持,即通过大宗交易一次性买断,6个月到期后择机在二级市场卖掉。这种方式下又分股东兜底和不兜底两种,对应的接盘价格不同。兜底的接盘价通常在8.5折至9.5折之间,后端收益双方协商;若不兜底则不仅折扣要求较高,还要严格审查股票质量。“高的8-9折,低的5-7折都有。”

  另一种是“代持+大宗交易”模式,即客户通过认购资管计划或基金份额,然后用这个产品来接其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股票,由产品代持6个月,到期后股东择机从资管计划或基金中退出。“前期可以由我们提供低息过桥借款给股东来认购产品,也可以给客户提供资管计划或基金通道。”张奇表示,股东减持套现后可以选择归还过桥借款,也可以选择展期至退出产品后归还,“公司有私募基金产品,虽然会推荐,但不会强求股东认购,而是根据股东需求量身制定减持方案。”

  这种“代持+大宗交易”是吴平重点推介的模式。“由于我们针对的客户都是大小非等特定股东,他们是优质的合格投资者,所以在帮其减持的同时,我们会借机推销自己的私募产品。”他表示,在这种操作模式下,除了可以获得减持业务常规收益,还可以做大基金规模,赚取更多管理费。

————————————————————
减持新规实施已接近两年,曾经火爆的大宗交易市场也已今非昔比。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传统的大宗交易商已经开始转型做撮合交易,寻找标的、建立大宗股票池。公募基金、券商资管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接盘方,大宗市场开始挥别过去走向成熟,从折价套利模式回归到中长期价值投资。

日趋成熟的背后,大宗市场成交额和市场流动性却遇冷。近一年来,大宗交易平均月度成交额为320亿元,相较减持新规实施前的2016年平均的月度高达601亿的成交额而言,接近腰斩。


公募、券商资管等成主要接盘方

自2017年5月27日减持新规发布,已接近2年时间。不出所料,大宗交易市场主要参与方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减持新规要求大宗交易的受让方在接盘股份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持有的股份,因此大宗交易对于追求短期套利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显著下降,过去传统的大宗交易商被迫纷纷转型。

“目前,传统的大宗交易商开始转型做撮合交易,寻找标的、建立大宗股票池,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接盘方,部分私募基金也成为大宗买方。”上海知名的大宗交易机构锦臻资产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显然,大宗交易市场的投资机会正从折价套利回归到中长期价值投资。

“一方面,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等本来就要建仓买入股票,而通过大宗交易的打折优势,在看好的区间内买入,降低建仓成本,持有半年以上更不是问题。另一方面,本身持有这只股票,利用大宗交易换仓,很轻松就能拿到10%-15%的利润。目前国内大部分接锁定期大宗的,都是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等机构。定增投资能力和股票研究能力成为做好大宗交易投资的基础能力。”上述负责人表示。

北京一家公募基金专户投资负责人表示,经过近两年时间,大宗交易市场已经愈发成熟,成为资本长期配置的一个重要渠道,参与机构越来越市场化。包括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以及顶级资本,例如王国斌的君和资本,已经纷纷将大宗交易市场作为重要的配置工具,买入标的时先看看大宗交易市场有没有折扣。

“第一,大宗市场的价值发行功能得到体现,大票的流动性远远好于小票,有的甚至溢价成交;第二,参与机构更加市场化,部分大型券商有专门的部门做撮合交易。”上述负责人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