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时、死有时,爱却无时亦无限
(2012-04-17 10:06:49)
标签:
杂谈 |
看《桃姐》,从平淡无奇的感觉中,缓缓进入情节中,以不评判的手法,呈现了故事的朴实和原汁原味的生活……
圣经说: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
看这段时,是桃姐在老人院得了胆囊炎又进了医院,疼痛着的桃姐,却是幸福的——看到那段景致的人也是满心充满温馨的画面。Roger说:“笑到肚子痛比哭到心痛好——”
谈到生死,是桃姐呈现的一个从容的、最美好的状态;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是我们每个人的体验,谁不害怕死?但桃姐似乎已经很满足,因为有了爱的包容,就已经无憾了!
说到电影的感染力,这个故事淡淡的,让真情在人的内心流淌,没有大起大落……正如一个文友说过,好文章,能不用形容词,娓娓道来故事,以无华的语言叙述,属于上层文字——我们很多人会写作,但不会有极致,大概就是如此了——正如生活,如桃姐一样的每一个普通老百姓,有滋有味的生活,把自己所有的美好赋予了对一家人的承载,其实也一样精彩,一样灿烂——
有的观赏者说:真正的感动是感而不伤,高明的感动是无需煽情。不煽情、不催泪,这就是影片所呈现的一种朴实风格,也正是六十五岁的女导演许鞍华一贯执导手法——细腻无痕、娓娓道来……如同沉默寡言的长者,偶尔跟你讲述一段陈年往事,言辞淡然客观,甚至略显笨拙,但却真实真诚,让你沉思向往。好的故事原来未必是炮制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让你去忘乎本能的接受,而是拾起一些可以共鸣的过往,让你心生一段属于自己的感情。那些简短的,但却充满意味的对话,既调侃了生活,也充满着很多人情味,看似单薄,却很厚重——很像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我要吃牛舌,好久没吃了——”
“好久没吃就不要吃了嘛,东西不好嘛!”
与其说生的不如养的懂得疼人,倒不如说,陪伴比责任更重大,感恩比赚钱更重要,人格魅力更是一个家族的传承——不能说,金钱和教育相关,但富家人投资在教育上的资本,也是见证人格的另一种体现!只对该影片中真实故事主人如是说——
感恩、知恩,知恩图报之心,是每个人应有的品行、风格和气度,可是,很多老人的渴望,没有多少儿女能够满足;直到有一天,老人突然离世,才唤醒那些来自心底的呼唤,可悔之晚矣——
很多人,在失去时,才恍悟——对养我们长大、陪我们成长,为我们操心,给我们付出的父母,在我们成为人之父母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父母,也是我们的后代如何对我们的一种行为的复制。
正如电影中有一段医生手执桃姐和Roger的手:“人生最甜美的欢乐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会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正是,生有时、死有时,爱却无时亦无限,因为温暖的有厚度的人生,可以延续一种精神。
“用心服务,从心暖起”,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类教学、教务、技术问题,均可拨打400-886-1166。每日8:00—24:00,专人值守,热情、亲切、贴心服务。想要了解2012心理咨询师报名具体时间、地点、考试、培训等信息,欢迎咨询在线客服,竭诚为您服务。
http://baoming.psychcn.com/content/12/04/13/1544454f87d98ea740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