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视生死现实,危机干预从身边做起

(2012-03-30 10:09:18)
标签:

杂谈

编者按:海蓝博士在第二届“危机干预工作坊”称,21世纪,导致死亡率上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便是自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自杀的群体正逐年呈年轻化趋势。据调查,北京和上海市30%的中小学生有自杀倾向,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面对如此脆弱的人群,是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否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生命的消失,存在很多迹象,可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面对临近的死亡,茫然无知、无所适从,难道只有等待这一条路么?海蓝博士告诉我们,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您改变态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海蓝博士是美国国家资格心理咨询师;美国田纳西州执照专业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国家外专局特聘专家;中国教育专家,心灵成长导师,关系咨商师,青少年Resilience(抗挫力)训练导师,PBS(积极行为支持系统)国际督导师;关心下一代成长委员会特聘专家顾问,华夏心理救援委员会成员…

  5月3号下午,笔者接通了海蓝博士(亲切称为海蓝老师)的电话,就最近北京市育英中学高二女生跳楼身亡事件,从心理学角度,请海蓝老师谈谈看法…海蓝老师忧伤而沉重地说——

  现在很多学校,往往事情发生了,才引起多方关注。据调查,当前的中学生有自杀意念的大约在25%—70%,既然有如此大的概率,我们全社会应该重视起来,而不是躲躲闪闪、回避不谈。说实话,不过问不等于不存在。我们应该有这方面的知识系统,杜绝这样的恶性事件,也能及时缓解这种自杀现象的发生。

  孩子跳楼自杀了,作为我个人来说,每个生命的消失,我觉得很惋惜、很遗憾、很悲伤,也很无奈……这是完全没有必要发生的事情——试想想,难道孩子在出状况前,所有人都没有觉察,所有人都没有发现孩子有异常么?孩子的家长、孩子的同学、孩子的老师?我们的知识系统太匮乏了——

  就目前来说,上海和北京两座城市,中学生自杀比率是30%,而且越是重点学校、重点班级,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自杀的可能性越大,自杀的比率越高……可我们对死亡都是没有意识的,也没有觉察的……都不敢想、不敢问、不敢面对,漠视那些细微的、可能存在自杀意念的迹象,对死亡不敢正视……

  孩子出事了,四处都是埋怨,任何情况的责任能比对生命的消逝还巨大吗?正义之师,是不畏惧责任的,海蓝老师的声音有着一种战栗、激愤——

  面对死亡,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为别的,就因为不忍、害怕、担当,所以选择回避和逃离,这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么?我们绝大多数人对自杀的了解是无知的,对死亡连最基本的认识都没有,表现出来的恐惧,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很多可以避免的自杀,就因为我们没有意识,不能辨别,才导致悲剧的发生……比如,2月25号开班的150多人的危机干预工作坊,这些学员有三分之二是有心理学背景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即便如此,这里有六成以上的人曾有过自杀意念,但有7成以上人不愿面对死亡,谈及死亡就感觉到不舒服——当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都不愿谈论死亡,那么面对较为传统的中国大众,又如何能够知道谁会在哪一时刻自杀呢?

  因此,对于自杀这样一个敏感性问题,我们要从态度、知识、技能上来全方位把握,就会毫不费力的避免死亡现象的发生。

  说到这里时,海蓝老师的声音已渐渐平静,她说;

  我是有20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在医学、心理学研究领域,也是做出了一些成绩的,只要社会有需求,我会随时准备并付诸于行动。

  但很显然的,在这些大的心理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往往都是渺小的。我们更需要一个组织,一个专门对人们的心理问题干预,救援的组织。所以,我加入了华夏心理救援委员会,在那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希望用自己所学去帮助人们心理健康,让他们珍惜生命,幸福生活。

  同时,我所在的这个华夏心理救援委员会是一个有据可寻、有法可依、有惑可解的组织,它已经在“5·12”汶川地震时对灾区人民的心理干预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心理学应用技能和方法,对大规模的心理干预非常有效。只要社会有需要,我们定当倾情呼应。

  每个学校都应该做个全面的评估、检查和筛选,而且也应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只要工作做在前,就不必担心学生问题会波及到生命,而对于孩子也才是真正的实施保护,而不是事后惋惜和感叹。

  据报道,育英中学自杀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操时段,而且扔衣服、裸跳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这个学校几乎是全校师生都目睹了这个惨景,从心理专业的角度,海蓝老师说:

  我的想法是,整个事件都应该有个干预,应该在全校进行一个较大规模的危机干预,尤其近距离接近死者的孩子们,应该进行团体处理治疗,否则在有自杀倾向30%的学生中,很有可能有自杀意念的孩子会效仿,我们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判断,尽快减少消极情绪的扩大——而个别老师也应该做两小时的危机干预,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否则他们也没办法好好的教书。

  从校方的角度,应该做个集体干预,危机事件后,要加强教育,对接触过死者的所有孩子,包括老师,都要进行评估处理,筛查很重要,对特别严重者,要给予及时的干预。要避免出现富士康15跳还是18跳这种恶劣情形的可能,同时还要平息出事孩子的父母及家长与学校的关系,这个,我建议最好由第三方出面解决。

  海蓝老师接下来极其严肃的给北京育英中学建议——

  从网上报道的情形来看,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很多孩子已经没法安心的上课了。与其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倒不如大大方方、明明朗朗——回避问题,不是解决根本的好办法,黑暗处可能会滋生更多的隐晦即不健康因素。无论大众如何面对事件本身,作为学校和家长及学生个体一定要面对现实;每个学生出现任何问题,家长和学校都脱不了干系,而社会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生,躲闪、遮掩、隐瞒和打压都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而越隐秘的问题更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直面事实本身——

  对于全校师生,目前上课应该是形同虚设,如果按部就班的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会酝酿出一些可怕的极端事件。因此,希望学校要安排一些关于生命课题的讨论,学生的价值观在哪里?为什么对生命会如此轻视?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永远不是被动的给予者,而乐于助人是人性光华的释放——海蓝老师从来都是走在助人的路上——

  作为华夏心理特聘人员,作为“华夏心理救援委员会”成员,尤其作为我自己,面对这样的事件,我和我华夏心理救援委员会的伙伴都可以为学校做公益,公开为广大师生做一次较大规模的危机干预——让老师尽快调整好情绪,让孩子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别让这件事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业,给未来生活蒙上阴影。

  面对每一种灾难,我所能做的就是身体力行,把自己所学、所能用在助人和救人的需要上——

  访谈结束后,海蓝老师在电话那头,依然激昂、愤慨,心被震慑了……

 

http://www.psychcn.com/news/201203/144926134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