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夏心理教育
华夏心理教育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73
  • 关注人气:1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虐猫事件的心理动机-华夏心理与生活

(2011-07-22 15:13:13)
标签:

虐猫事件

心理动机

心理

心理健康

虐猫视频

娱乐

分类: 心理与生活

近日,视频网站上出现一段长约四分钟的男女水坑虐猫画面,当事人将小猫摁入水坑,无丝毫恻隐之心,如同对待没有生命的玩具。视屏一经传播,网上争论不断,或谴责当事人无道德素质、或呼吁立法保护动物、或追寻虐猫的心理动机……

古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中国人把多种动物构成的龙作为祖先,民间有一种猫是阴间使者的说法,北方有供奉黄鼠狼的黄大仙庙。另外,中国有很多动物幻化为人的精灵传说、小说故事,如白蛇传、倩女幽魂等。这些神话传说、民间习俗、文学故事体现了人对动物世界的关怀。那么,现实中,同为动物的某些人类,为何又对动物如此凶残?

尽管,我们的文化中对动物存有怜爱,但在现实中,人类本身或许是更需要爱的一群。看看每天上下班高峰的公交车上,把自己像货物一样硬塞进公交车缝隙的人,就会明白老百姓生活的苦:房子、孩子、老人……一大堆生活压力摆在我们面前等待解决,令我们烦躁不安,产生怨气,需要一个发泄渠道。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我们,浮躁、迷茫、幸福感缺失令我们的心理不那么健康,而心理疏导的缺位和发泄渠道的不畅,更令我们中的某些人,将动物,甚至同类乃至自己本人作为了发泄的目标,最终演变为各种虐待动物或者自杀的悲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5种需求,需求的满足都关乎个人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暂时无法得知,这两位虐猫的男女为何如此残忍,但是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虐待动物都是一起社会公德所不容的事件。

因此,在对当事个体进行心理分析,并呼唤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的是,法律这个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治疗此类心理问题的一味灵丹妙药,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尚无一部保护动物福利的法律,使虐待动物的行为也无从得到惩罚,在此问题上填空,或许才是以法治的底线,维持社会对这种心理疾病的终极惩“治”。来源: 华龙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