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心理名师工作坊:吴熙琄叙事核心理念的实验与反思
(2011-07-15 16:29:50)
标签:
吴熙琸美国宋体心理治疗平常故事教育 |
分类: 华夏心闻 |
感受叙事治疗
1、什么是叙事治疗?
“叙事治疗”——后现代心理学的一枝独秀,被誉为心理咨询界“革命性的思考”,现盛行于欧美港澳等地。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就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问话,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治疗是一种关于在世生存的对话,它以故事叙说的方式,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技巧,鼓励人们探索自己的内心,重新构建自己渴望的生活,引导当事人从自己的故事中重新诠释生命的意义。
2、叙事治疗有什么特点?
叙事心理治疗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咨询师带着“相信每个生命都是有力量”的咨询态度,透过精微、细致、神奇富有“叙事”特色的问话,不断解构主流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从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力量去面对问题和挑战。
叙事疗法与过去心理治疗最大的不同就是,叙事疗法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的专家,咨询师只有陪伴的角色,当事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更清楚解决自己困难的方法。
叙事课程介绍
华夏心理于06年将叙事疗法引入国内,邀请叙事疗法创始人迈克•怀特老师的唯一华人弟子吴熙琄老师来大陆播撒叙事的种子。在近四年的培训中,数百人有幸亲身感受到吴老师精湛的问话技巧,体验了叙事独特的哲学观并从中获益。
2010年7月起,吴熙琄老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员需求,重新调整内容,精心打造了为期四个阶段的叙事治疗连续培训课程:
课程安排:
序:
· 基础课程学习后的沉淀生活
· 咨询整合故事
实践:
· 进行叙事访问身、心、灵的准备
· 叙事实践的省思: 更贴近自己在对话中的内在声音和想法
理念:
· 故事的无限可能性
· 愿意带着承诺意无反顾地去认识人们生活裹既有的地方性专家故事
技术:
· 解构的聆听
· 平常故事中的特别
· 问话的反思: 强壮对话
· 持续丰厚的对话: 脚手架的搭建, 蓝图的来回穿梭
· 叙事学习的见证
· 叙事学习的迁移
第三阶段 叙事实践后的再实践
第四阶段 融合叙事精神的问话艺术
该课程每阶段6天,在两年之内完成。全部课程结束后颁发“叙事疗法连续培训课程”结业证书。
导师简介:吴熙琄
美国哈佛大学教学剑桥医院「婚姻与家族临床中心」顾问与督导
(2003至今)
美国剑桥家族训练中心董事 (Family
Institute of Cambridge) (2004 至今)
美国婚姻与家族协会认可督导执照
美国婚姻与家族协会临床会员 (1993 至今)
曾任数所大学家族与婚姻治疗研究所兼任教授
康州圣约瑟大学(1995-98; 1999-2005)
康州州立大学(2005)
麻州专业心理学院(2004-05)
麻州波士顿州立大学 (1998-99)
叙事疗法创始人迈克•怀特老师唯一的华人弟子,也是怀特老师去世后叙事疗法在华语世界的继承人。1993年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婚姻与家族治疗博士毕业,旅居美国二十多年从事家族治疗和叙事治疗的研究和实践。2005年回台定居传播叙事治疗的种子,她多次应台湾心理学会、台湾师范大学等的邀请举办叙事治疗的演讲及工作坊,并有自己的个性工作室,开展叙事治疗的咨询和督导工作,并审阅了大量叙事疗法的书籍在台湾翻译出版,大受岛内专业人士和心理咨询师的推崇。
进入导航:报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