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心理与生活--爱给了你怎样的权利
(2011-07-04 13:10:13)
标签:
杂谈 |
华夏心理与生活--爱给了你怎样的权利
什么是“爱情”?如果你深爱一个人,请问“爱”给你怎样对待他(她)的权利?你怎样称呼你的恋爱或婚姻对象?为什么恋爱比不恋爱好,结婚比不结婚好?
刚翻开书,这一连串扑面而来的提问就把我问得感慨万千!
我的一系列关系刚刚出现一些问题:和男朋友的相处总是不那么顺利,“理解”这个词似乎只是给别人的,对他我好像永远无能为力,我们的关系里充满抱怨和无奈;和多年好友珍的关系突然变得紧张,原因是一次小小聚会上她讲出了对我长久以来的失望,而我则感到莫名其妙地受伤;上司将一个提升的机会给了同事小左,委屈和不信任使我成了怠工者,不愿意再和同事说话,也不愿意再主动为公司做些什么……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麻烦会同时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而李中莹老师这本《爱上双人舞》不迟不早,恰在这个时候摆在面前,让我不禁有点儿宿命地觉得这是上天给我的启示。我把问题置换成不同的领域,比如什么是友谊,什么是上下级关系?和一个人成为朋友,给你怎样对待他(她)的权利?成为一个人的下级,给你怎样要求他(她)的权利等等。这种置换让我想了很多很多,也明白了许多。
李老师说——“爱一个人”并不给你以下权利:一、要求他(她)也爱你;二、控制他(她)的思想行为;三、要求他(她)照顾你的人生快乐。
而我却发现在我的各种关系中,都有意无意地在犯“双人舞”中常见的三项错误。
我要求我的男朋友按照我喜欢的方式来爱我,要求他为我的快乐和幸福负责,而我却不知道他的幸福和要求是什么;我以为我很喜爱珍,我为她做一些事,甚至有时候跨越朋友的界限想为她做主,替她决定,她让我活得更有成就感,而期待感谢的我并不清楚她的需要和委屈;我依赖我的上司,我希望他永远耳聪目明,洞察一切,可以看到我的所有业绩,也能够照顾我职业发展路上的林林总总……
这样说起来,我突然感觉我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表面上我与每个人都有交流,但是实际上我只是与我想象中的对象在发生关系。它们都是我“内心”的照片,我理想中的概念,而不是活生生的人。这样想的时候,我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歉意,我怎么会是这样的呢?我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身边的人!
我决定和每个人谈谈,向每个人道歉,也听听他们的看法。
男友其实也在一直反思自己,他说也同样对我要求太高,期待太高。我们爱的都是自己的理想对象,而不是对方。我们共同做出了决定:从现在开始放下心头的照片,去尝试爱真实的对方。我发现当我开始接纳男友现实的样子时,我减少了对他的无理要求,也更能欣赏到他许多珍贵可爱之处。我开始能够享受我们的关系。
珍很高兴她并没有得罪到我。其实她很珍视和我的关系,才会将那个抱怨告诉我,她不希望我们之间留下什么阴影。我也觉得,当我了解到珍那么有力量,那么真诚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变得更近了。我对珍有了更多的尊重,而不再是来自我成就的需要,我开始学习珍的许多东西,我发现她真的很棒。这段关系变得更有意义和具有建设性。
我的上司很惊讶我对他的期待,这让他觉得有点沉重。他说:“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些,我原来并不知道。”他的反应更加深了我的歉意。我说这是我原来的不合理要求,我现在打算收回它,和你有更好的沟通和合作。我的态度让他很高兴,如释重负,他很真诚地表示希望听到我的更多意见,也希望和我更好地交流。
虽然《爱上双人舞》是讲爱情的,但我却觉得这种双人舞真的不只于爱情。每一个人,每一种关系都是一种互动的舞蹈,你的舞步决定着对方的舞步,对方的节奏也影响着你的节奏。学习在生活中感受和不同人的舞蹈韵律,就像在镜子面前观察自己。我看到自己在关系中的成长,也看到我的成长带给关系的改变。
《爱上双人舞》李中莹著
文章链接-- http://www.psychcn.com/psylife/201106/29500546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