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张怡筠:幸亏没有更糟【华夏心理与生活】
(2011-03-11 11:51:23)
标签:
张怡筠清远心理学阳光心态幸福感情感 |
分类: 心理与生活 |
“晚上睡觉时突然醒来后,你最先想到的三个念头是什么?”一道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却能反映出你现在是否幸福。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为清远女性献上了一场名为“阳光心态,幸福人生”的演讲。
“我认为一个人的压力越大,幸福感就越低。”张怡筠在论坛上说,现代人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对过去的懊悔、对未来的焦虑和对当下的比较,“所以,如果你半夜睡醒后,想到的不是昨天未完成的事情,也不是担心明天要做的事情,更不是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而是对此时此刻的一种满足体会,我认为这就是幸福,因为活在当下最幸福。”整场论坛在张怡筠“轻松说道理,明确讲做法”的独特风格中进行。
“幸福力”也是张怡筠首次讲到的一个概念。所谓幸福力,就是指一个人渴望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传递幸福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成为幸福达人也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清远市委组织部和市妇联、市移动公司联合举办,副市长廖迪娜、市政协副主席邓三妹等数百名观众参加。
独家对话:幸亏没有更糟
张怡筠,一个19岁时便决心“下嫁”心理学的台湾女人,一个毕业于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博士。在大学教心理学,做过企管顾问,出过多本心理学书籍,被誉为中文EQ著作第一人。当我问她在大学教授、企业顾问、畅销书作家和心理节目主持人等多种身份之间最在意哪个角色时,她的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最看重的是做我老公的老婆这个角色。这是我最喜欢也是最在意的一个角色。因为他是我心灵力量的源泉。”
借张怡筠来清远讲座的机会,南方日报记者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记者:张博士,您好!近年来,政府愈加重视民生,把百姓的幸福感放在首位,您如何看待幸福人生?
张怡筠:我注意到,近年来政府特别强调“幸福”,作为念心理学的人,我觉得特别好。因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一个人,不管我们学习、工作等,最终都是为了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政府更加重视幸福,人民的幸福感就大不同。
亲子关系比金钱重要得多
记者:社会大众的幸福由每一个个体组成,具体每个人该怎么做,生活才会更幸福?
张怡筠:从心理学来看,首先改善基本生存条件。不是每一个人一出社会,就能买得起房。面对这些困扰时,重要的是情商,快乐百分之百与情商有关。比如,对于不幸福的人,不开心了,都是怪罪别人,埋怨社会。如果是我,我不开心了,我会想我为什么会不开心,我该怎么做?这次演讲将会主要谈阳光心态,当看似不好时,如何面对不好?第三,需要创造幸福。我有一对研究生夫妇,虽然买了房,压力很大,两人却会在生活里创造幸福。我认识的人有的很有钱,但也过得不开心。幸福和人际关系关系很大,其中家庭亲子关系占最大一块,比金钱重要的多。所以,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家庭。哪怕你拿一份很少的薪资,但是回到家,有父母的爱护、妻子的理解包容,一切都是幸福的!
放弃做“完美女人”
记者:三八节来临,作为一个成功的职场女性,能否给女性朋友们的幸福生活些建议?
张怡筠:三八节来了,这是一个时刻,女性用来自觉自醒的时刻。职场女性应该保持平衡,一开始就该放弃对自己做完美女人的高压标准,首先要会爱自己,爱自己才会爱家人。我发现很多女性有负罪感,当我们爱自己,照顾好自己,才会更好照顾家人。女性应该意识到,女性是家庭最大的情绪反映,只有妈妈情绪好,全家人情绪才好。出色的父母一定是出色的演员,要孩子阳光,首先父母要阳光。
幸福也是一种能力
记者:您在这次讲座上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概念,幸福力。可否给广大读者解释一下?
张怡筠:我在论坛上将会讲到的一个概念。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状态,“女人什么时候开始变老了,就是她对幸福的渴求开始消失的刹那”,因此,所谓幸福力,就是指一个人渴望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传递幸福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成为幸福达人也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来源:中新网)
【华夏心理与生活精彩阅读推荐】
透视学校心理教育:逝去的生命谁来负责
嗓音与忠诚度的非必然证明
“我认为一个人的压力越大,幸福感就越低。”张怡筠在论坛上说,现代人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对过去的懊悔、对未来的焦虑和对当下的比较,“所以,如果你半夜睡醒后,想到的不是昨天未完成的事情,也不是担心明天要做的事情,更不是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而是对此时此刻的一种满足体会,我认为这就是幸福,因为活在当下最幸福。”整场论坛在张怡筠“轻松说道理,明确讲做法”的独特风格中进行。
“幸福力”也是张怡筠首次讲到的一个概念。所谓幸福力,就是指一个人渴望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传递幸福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成为幸福达人也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清远市委组织部和市妇联、市移动公司联合举办,副市长廖迪娜、市政协副主席邓三妹等数百名观众参加。
独家对话:幸亏没有更糟
张怡筠,一个19岁时便决心“下嫁”心理学的台湾女人,一个毕业于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博士。在大学教心理学,做过企管顾问,出过多本心理学书籍,被誉为中文EQ著作第一人。当我问她在大学教授、企业顾问、畅销书作家和心理节目主持人等多种身份之间最在意哪个角色时,她的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最看重的是做我老公的老婆这个角色。这是我最喜欢也是最在意的一个角色。因为他是我心灵力量的源泉。”
借张怡筠来清远讲座的机会,南方日报记者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记者:张博士,您好!近年来,政府愈加重视民生,把百姓的幸福感放在首位,您如何看待幸福人生?
张怡筠:我注意到,近年来政府特别强调“幸福”,作为念心理学的人,我觉得特别好。因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一个人,不管我们学习、工作等,最终都是为了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政府更加重视幸福,人民的幸福感就大不同。
亲子关系比金钱重要得多
记者:社会大众的幸福由每一个个体组成,具体每个人该怎么做,生活才会更幸福?
张怡筠:从心理学来看,首先改善基本生存条件。不是每一个人一出社会,就能买得起房。面对这些困扰时,重要的是情商,快乐百分之百与情商有关。比如,对于不幸福的人,不开心了,都是怪罪别人,埋怨社会。如果是我,我不开心了,我会想我为什么会不开心,我该怎么做?这次演讲将会主要谈阳光心态,当看似不好时,如何面对不好?第三,需要创造幸福。我有一对研究生夫妇,虽然买了房,压力很大,两人却会在生活里创造幸福。我认识的人有的很有钱,但也过得不开心。幸福和人际关系关系很大,其中家庭亲子关系占最大一块,比金钱重要的多。所以,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家庭。哪怕你拿一份很少的薪资,但是回到家,有父母的爱护、妻子的理解包容,一切都是幸福的!
放弃做“完美女人”
记者:三八节来临,作为一个成功的职场女性,能否给女性朋友们的幸福生活些建议?
张怡筠:三八节来了,这是一个时刻,女性用来自觉自醒的时刻。职场女性应该保持平衡,一开始就该放弃对自己做完美女人的高压标准,首先要会爱自己,爱自己才会爱家人。我发现很多女性有负罪感,当我们爱自己,照顾好自己,才会更好照顾家人。女性应该意识到,女性是家庭最大的情绪反映,只有妈妈情绪好,全家人情绪才好。出色的父母一定是出色的演员,要孩子阳光,首先父母要阳光。
幸福也是一种能力
记者:您在这次讲座上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概念,幸福力。可否给广大读者解释一下?
张怡筠:我在论坛上将会讲到的一个概念。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状态,“女人什么时候开始变老了,就是她对幸福的渴求开始消失的刹那”,因此,所谓幸福力,就是指一个人渴望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传递幸福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成为幸福达人也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来源:中新网)
【华夏心理与生活精彩阅读推荐】
透视学校心理教育:逝去的生命谁来负责
嗓音与忠诚度的非必然证明
后一篇:聪明的“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