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考试之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011-03-09 09:40:57)
标签:

少儿

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心理活动

杂谈

心理咨询师考试之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是一个常用但谁也说不很清楚的概念,心理学工作者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它进行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不管用几条标准来概括说明这个概念都不矛盾,也不影响我们的理解。因为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

(1)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下<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2)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3)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4)社会适应标准: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6)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7)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8)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而是要有自知知明,能正确评价自我。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9)在不违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10)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当的满足。


心理也会生病吗?

众所周知,人是身体与心理的统一体。人的身体既有健康的时候,也有超出现问题或疾病的时候,人的心理也是如此。由于人们对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了解较少,普遍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只知道身体会生病,不知道心理也会生病。其实,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在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同样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心理障碍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或正常心理活动中的某部分出现异常状态。有些是短暂的,有些是经常性的。例如临考前情绪过敏性紧张以及心理生理异常(心理紧张引起的生理异常),如尿频、出虚汗、低烧等,考完后一切恢复正常。

心理疾病是指在一定有害因素作用下,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发生失调或紊乱的一类疾病,是比心理障碍更严重的心理异常。例如抑郁症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即对日常周围的事情不但不感兴趣,而且干什么都觉没劲;自觉脑子不好使,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早醒;自我评价过低,总爱自责,甚至反复出现活着没有意思,自杀的想法等。

既然心理和身体一样,也有异常的时候,那么,心理得病也就不足为奇了。目前,心理障碍像伤风感冒一样常见和多发,不必惊慌失措。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康复。因为怕别人的议论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是愚昧无知的表现。现代人应该有现代人的新观念:寻求心理帮助不是软弱,更不是不光彩的事,而是心理成熟度高,有知识、有追求较高生活质量的表现。

健康小贴士

性格健康的标准

1、 现实态度

2、 独立性

3、 爱别人的能力

4、 适当地依靠他人

5、 发怒时能自控

6、 积极地休息

7、 有长远打算

8、 疼爱和宽容孩子

9、 宽容和谅解他人

10、不断学习和培养情趣
http://www.psychcn.com/enpsy/201103/712794975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