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月青少年心理事件:网络防沉迷系统亮相,挽救网瘾难戒危机_华夏心理

(2010-12-03 14:35:45)
标签:

育儿

络防沉迷系统,这道社会各界苦心经营的马其诺防线,是否能负担起那些痛苦家长沉甸甸的期望?像张非那样因沉迷网络而从北大退学复读的事情可以不再出现吗?

 

转自:华夏心理网 

 

推荐:青少年心理学习研究索引

 

随着实名制,时间限制等多种手段的出现,多ID,多游戏同玩,系统破译等多种手段随之出现,也许,不真正从心理方面找到沉迷游戏和网络的根源,成功疏导,一味采用堵的方式,是很难真正达到收复青少年们心中被游戏侵略的那片失地。。。

 

防沉迷系统只对轻度患者有作用

 

防沉迷系统刚开始,便亮出了“网络实名制”,“游戏时间限制”等杀手锏,希望对网络沉迷可以起到遏止的作用,但据记者在网吧的实地探营看来,网络玩家们通过借用身份证,换游戏,换ID,甚至系统破译等方式继续长时间沉溺在虚拟游戏的世界。

 

对此,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主任陶然认为,网络防沉迷系统只对9-11岁的患者起作用,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心计不多,处于刚对网络,动漫产生兴趣的阶段,容易有效隔断他们和网络的联系,但防沉迷系统只是一种物理性辅助手段,对于轻度成瘾且有强烈改变动机的人可能会有一定帮助,但对成瘾较深的患者,只利用此手段,很难从根本上起到实质的效果,在物理机制制约的同时,要深入心理层面找到沉迷原因,并据此进行心理治疗。

 

人际和成就感畸形发展形成网络沉迷

 

据调查发现,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的孩子心理年龄非常不成熟。“无自我,无自信”。陶然主任认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导致了孩子的心理问题,是造成孩子沉迷网络和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心理学上分析,成瘾孩子往往有“暴力和忽略的父亲”,“溺爱和控制的母亲”,这种模式造成了孩子没有自制能力,缺乏社会适应性,严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让他们丧失了抗挫折的能力,丧失了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因此,他们只能从网络上虚拟的平台上寻找情感的出口。黄峥黄主任也认为,沉迷网络和游戏,一方面是源于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适应不良,转而在网络中寻找身份的认同,造成性格的缺失,从而过多的沉迷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另一方面,这些孩子无法在现实世界中获得成就感,转而向虚拟世界中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要真正戒除网瘾,更需要的是寻找到解开心结的办法,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瘾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