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电影《唐吉可德》后期特效揭秘

标签:
转载 |
电影《唐吉可德》后期特效揭秘
——专访每日视界电影制作团队
Cam60:
导演给的参考图
这样Matte Painting和Concept Design的工作就告一段落,可以进入下一环节了。
对于远景中的山脉等,是根据MP图片制作映射模型。因为物体的光照信息都绘制在了图片上,所以模型只需要制作大的形状,需要注意的只有大的块面关系。
最后,来说说特效。
在电影《唐吉可德》的整个后期制作中,特效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在山神庙和山涧这两场戏中,大部分的场景都是三维制作的。为了营造出导演想要实现的效果,特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处理的就是云和雾气的特效。因为有些场景的镜头是静止的,所以根据需要特效组专门制作了一个包含各种运动速度的云雾素材库,提高后期制作效率。
因为这是一部3D立体影片,为了达到真实的视差效果,山与山之间真实的距离和比例很重要。
如果掌握不好,场景会显得很大,这就大大地加重了特效的渲染时间。
场景线框图
刚开始工作人员为了即保证真实的山的比例又保证可以接受的渲染速度,曾尝试使用2D流体开高度场的方式,可是效果太平,纹理没有达到理想的起伏感,只好作罢。
Use height field
后来我们测试把整个场景等比例缩放,经过反复比对,发现这个方法可行,这样就可以既保证渲染速度的同时还可以使用3D流体来制作云雾效果。
3D流体的云
以cam60镜为例,我们至少要渲染出云海,云海的mask,云海上的雾,以及山间的云才可以达到后期合成的要求。
最终在Nuke中把三维渲染出的分层素材与完成抠像的实拍素材以及云雾特效素材等一起按照之前画好的气氛图进行合成,就可以得到最终的效果了。
Cam80:
80镜是小树林的那场戏,是唐吉可德初出江湖的第一场打戏。这个镜头的制作难度在于导演是在棚内拍摄的骑马的戏,但是要利用CG技术把他放到林间古道中去。由于实拍的地面范围很有限,所以要在离摄影机很近的地方替换三维的地面和树。如果是在远处加树难度就会很低了,可这个镜头要接的三维部分离摄影机实在太近了,并且还要匹配实拍的三维纵深感,所以这个镜头在抠像、三维跟踪和合成等方面难度都是很大的。
先从抠像说起:
拿到镜头后,尤其是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镜头,切忌直接进入制作。而是要从第一帧到最后一帧反复播放,观察镜头的运动,角色运动,模糊的大小,背景颜色变化等。从而明确制作思路(例如:划分时间段与制作区域,确定区域内的细节布局,确定保留通道与垃圾通道的范围,哪些像素需要ROTO处理等等),前期的充分准备往往能事倍功半,提高效率。
确定制作思路后就要动手制作了,这个镜头主要用到Keylight/Primatte/Mask工具。
原始胶片素材
使用keylight的screen colour在背景上从蓝色较纯的地方提取颜色,此时可以不用去管其他通道怎么样。
把这个通道连到keylight节点的inm上,因为刚刚去溢色时把角色上的蓝色像素也扣掉了,要把它补上,别忘了在inm component中打开alpha选项,否则是没有效果的。
下一步制作垃圾通道。新建Primatte,clean bg noise把背景的杂色去掉。运用收边工具扩大选区,添加反向节点,那么白色区域就是要完全排除像素。此时可以用mask把白色的跟踪点选出来和之前的垃圾通道合并。
这一步是处理那些半透明像素,也就是图像的边缘像素,尤其是头发、胡子和枪毛等边缘模糊部分,在之前的通道中这些部分细节被抠掉了,那么只需要把这些部分的通道单独处理,与之前的叠加即可。
添加细节之前的枪毛
单独提取的枪毛细节
在播放序列帧时,背景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绘制的mask也需要设置动画,此时要根据情况的不同作出实时的调整。目的就是要保持有效通道的稳定,使细节得以保留。边缘有模糊的对比原素材尽量做到最少的像素损失,给合成师最大的合成空间。
下面是抠像完成的最终效果:
Camera Tracker的Source是连接被跟踪素材,mask则可控制素材不被跟踪区域和只被跟踪区域。
Tracking选项中的Number of Features 是跟踪点的采样数量,值越大,跟踪的效果会越好,当然付出的代价就是速度也会相对慢点。Features Separation是距离,距离的大小决定跟踪的效果。
Camera Tracker选项栏中Track Features 开始跟踪,三维跟踪要进行2遍,第一遍是从前到后,第二遍则是从后向前进行跟踪计算。
跟踪完后点击Slove Camera(摄像机解算).
解算完成后会出现许多解算错误的红色小点,选中后鼠标右键删除.
接下来通过Matte Painting等方式导出带有Alpha通道的贴图通过Card节点在三维中来摆放位置。
Camera Tracker甚至可以认为已经可以超越其他大众后期跟踪软件的能力了。在不久的将来,Nuke的Camera Tracker会更加强大。
最后来讲一下这个镜头的合成。
后期的合成工作对于一部影片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拍摄的结束就意味着后期合成工作的开始。这里就用cam80的例子来说明3D立体电影的合成方法。
首先,将所有准备好的素材导入后期软件中,连接好层级关系。
进行简单的校色,先调整出一个大概的感觉,看看方法是否可行,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后面的工作都是徒劳。
进行细化工作,进入调色阶段,包括校色、虚实、大气雾、实拍与三维的结合、roto动画等,这镜由于实拍的素材边缘问题所以要roto动画羽化边缘才能与三维很好的结合。
调好一帧后,下面来做roto动画,这一步至关重要,稍有偏失就会穿帮,要保证人物每一帧都非常清晰明了。
经过反复测试,roto动画和羽化值可以使实拍和三维很好的结合,但这只是个开始,要做真正的3D立体电影,下面才是重头戏。
采取左右眼制作的方式,先制作左眼,再制作右眼,然后通过shufflecopy节点将左右眼连接,左眼红通道,右眼蓝绿通道。(如图所示)
“视差”的调节是立体感能否实现的关键,如何把握物体在零屏前或零屏后是关键中的关键。距离零屏越近的物体视差越小,越远的视差越大。由此图可以看出其中端倪。
三维渲染的素材往往不能得到理想的3D立体效果,这里通过后期合成调节视差和物体间的前后关系,然后佩戴3D立体眼镜进行反复测试,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立体效果,所以工作量大大增加,甚至是以前的几倍。
最终红蓝双眼效果
这里讲述的只是《唐吉可德》这部电影其中两个镜头的制作过程的缩影,包括了主要的制作步骤,每日视界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中国电影特效的尖端技术传达给更多感兴趣的朋友,从而推动国产电影走向世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了解每日视界,请点击http://www.daysview.com
每日视界论坛 http://bbs.daysview.com/
每日视界招聘 http://www.daysview.com/zhaopin.jsp
每日视界sohu博客 http://daysview.blog.sohu.com/
每日视界数字图像教育中心 http://training.daysvi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