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孤儿儿童福利院韩红教育 |
分类: 华夏心理五月份主题活动 |
" 70.80.90后"六月儿童主题节 小鬼正当家-华夏心理六月份主题活动日,"儿童日"快乐树分享集结号
"给孤儿一个家"定居晚报社区网
晚报社区网接力
"给孤儿一个家"行动
本报讯
经过一周的时间,本报"给孤儿一个家"六一儿童节特别行动将暂告一段落。但结束的只是报道,爱心仍将继续。即日起,晚报社区网将开通平台,把"给孤儿一个家"行动延续下去,市民登录www.wb0311.com即可查询孤儿信息,为孩子们提供帮助,也可就有关问题开展交流与互动。
从5月28日"给孤儿一个家"第一篇报道刊发到6月3日,本报热线一片繁忙,爱心电话、爱心市民的造访,让记者感受到强大的爱心浪潮。爱心市民陈先生来电说,他在石家庄有固定工作,收入不错,虽没成家但想资助一名孤儿。他说,只要孩子想学习,可以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甚至是研究生毕业。棉五职工李女士称,自己17岁的女儿正在上大一,她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孤儿们,让他们和女儿一样享受亲情,享受生活。今年41岁的王先生也表示,自己有能力给这些孤儿一个完整的童年,让他们能安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为继续为爱心市民及孤儿搭建桥梁,即日起,我们将把从有关部门获得的部分孤儿的资料,发布到晚报社区网上,如果你想资助这些孩子,可以登录晚报社区网(www.wb0311.com),了解他们的信息;在这个爱心平台上,市民还可以充分交流自己救助孤儿的体会,分享有关资讯;如果你发现身边有需要帮助的孩子,也请在网上迅速发出号召。
除此之外,市民还可以拨打各县市区民政局电话,或通过各级妇联组织,获取相关信息,了解孩子们的具体情况,以便及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以下为石市部分县市民政局电话(区号0311)。
新乐民政局 88581443; 栾城民政局 88033675;正定民政局 88022047;深泽民政局
83522410;无极民政局 85571426;灵寿民政局:82521255; 赵县民政局 84941076;高邑民政局
84030307;元氏民政局 84633671。
政府行动
我省将免费培训
16-18岁孤儿学技能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省有关部门了解到,一项针对16-18岁孤儿的技能培训项目即将在全国实施,河北省被列为首批六个执行省份之一,按照此项目计划,今年我省240名适龄孤儿将获得免费培训机会。
据了解,该项目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项目,主要针对16-18岁的孤儿。技能培训分两种,一种是短期培训,时间为4个月;一种是中等技术等级培训,为期两年。未来三年,基金会每年将向我省拨付150万元,用于实施该项目。目前,省民政厅、省妇联和省教育厅正在抓紧落实,争取早日启动该福利计划。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项针对孤儿的新政策,将有助于孩子们走向社会,自立人生。
石市新儿童福利院主体完工
可接收500多名孤残儿童
石市现在共有3148名孤儿,其中市区99名,其他都分散在了各县(市)。为了让这些孤儿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石市民政局、市妇联在市救助管理站建立了家庭暴力庇护中心,市民政局还为孤儿争取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待遇,对在福利院里集中供养的孤儿每人每月补贴100元,对寄养在家庭的孤儿每人每月补贴50元。此外,于2008年年底开工建设的石家庄市新儿童福利院,如今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初步具备了入住条件。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500多名孤残儿童生活养育、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
◎相关新闻
孤儿最低生活费
有望增至600元/月
"孤儿的养育标准太低了。"近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他说,民政部去年6月连续发布了《关于制定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的通知》和《关于制定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希望地方政府尽快制定并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民政部为此派出多个调研组奔赴全国各地,并将调研结果上报中央,建议中央财政拨出专款,尽早建立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有关部门透露,按照这一政策,今后亲属抚养的孤儿和儿童福利院的孤儿,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费有望分别达到600元和1000元。有人士评价,这项长期的孤儿救助保障制度,有可能作为撬动整个儿童福利的杠杆,成为中国走向福利社会的突破口。
首份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出炉
6月1日《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在北京发布。这是国内首份聚焦儿童福利政策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应将儿童福利纳入国家"十二五"专项规划,建立专门的儿童行政管理机构,建设专业化、专职化儿童福利工作人员队伍,最终建立与儿童实际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儿童福利体系。报告还提出,我国应尽早建立对于残障儿童的福利津贴制度,并逐步推广对于单亲家庭乃至所有儿童的福利津贴制度,鼓励家庭养育他们,尽量避免出现抛弃残障儿童现象。
◎专家访谈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特聘专家、中国儿童中心副研究员刘伟:
政府应建立儿童福利行政体系
在我们国家,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有3亿之多,对这个庞大的群体,政府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行政机构。在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就有儿童福利部,与民政部、财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并列设置,香港也有这样的专门机构,负责所有与儿童有关的公共卫生、教育、安全等事务管理,并在儿童利益受到侵害、危机事件发生时,快速及时实施行政干预。从长远来看,我们国家也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这是儿童福利事业发展与完善的基础。
救助孤儿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但这首先应该是政府的事,国家财政必须作为主要支撑。目前,我国用于儿童福利事业的资金渠道比较多,但统筹不够,也存在一些管理问题,经常有儿童福利院、儿童村关闭事件发生,有的是没有钱被迫关门,有的则是善款管理不当出了问题,被取缔了。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救助体系急需完善。
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企业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但很多企业更愿意在地震、洪水等重大灾害发生时,高高举起慈善的大旗,对诸如孤儿救助这类需要细水常流的事业,兴趣就相对小了许多。对此,政府一方面要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省妇联儿童部研究员韩红:
家庭是孤儿成长最好的归宿
"要让孩子过有尊严的生活!"提起关爱孤儿这一话题,韩红说的最多就是这句话。在她看来,
"对于孤儿,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精神上的关怀更为重要,和名牌衣服、高级文具相比,孩子们对于心灵的沟通更加渴望,他们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
韩红说,她在工作中发现,有很多受资助的孤儿在接受他人关爱时极度缺乏安全感,有些孤儿还会在行动上有意无意地讨好他们的资助者,一旦孩子发现自己的表现可能会让关心他的人失望时,他会比普通孩子更容易自我放弃。
韩红认为,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由政府出钱把孩子养起来,政府应该是孤儿最强大的保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摆脱受人施舍、寄人篱下的阴暗心理,活得才踏实,也才谈得上有独立的人格。她特别强调,对于孤儿,要让他们懂得感恩,但切忌使感恩教育泛滥。
"发达国家早就关闭了福利院,美国前布什政府甚至提出一个'让孤儿回家行动'。"韩红认为,在所有儿童成长环境中,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地方。中国是个亲缘社会,政府只需给予生活补偿,其它的事可以由孤儿的亲属来做。在她看来,福利院由于集中供养,孩子们没有家庭观念,也没有你我的概念,许多人走向社会后不会与人相处,难以适应现代社区生活,这样的结果同样是儿童福利事业的败笔。
华夏心理六月份主题活动日,"儿童日"快乐树分享集结号--华夏心理,助力2010~QQ:1071055547
专题链接:http://zhuanti.psychcn.com/children/
感受奋斗之路:http://www.psychcn.com/topic/index.html
暑期欢乐送,惊喜享不停:http://zhuanti.psychcn.com/summer/
自由呼吸,乐享生活:http://userquery.psychcn.com/huo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