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夏心理教育
华夏心理教育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139
  • 关注人气:1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欢聚一堂  畅谈成长——周维林: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比什

(2010-05-12 15:59:13)
标签:

心理素质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周维林

中国

情感

分类: 华夏心理五月份主题活动

“欢聚一堂  畅谈成长——华夏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活动日”

周维林: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比什么都重要

 

他,热衷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坚信胆略、自信、交往、情商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心理素质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远比大学学历更重要。

 

他,热衷于家庭教育研究,认为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等问题,80%以上是家庭教育造成的,10%以上是学校教育造成的;认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家长的心理问题。

他,呼吁并倡导全社会重新审视中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向。

 

周维林是典型的陕北人,“朴实、真诚、执着”的个性特点,从记者约他做电话采访的过程中,尽显无遗。“我的普通话十分不好,最好不用电话的方式吧……”,周维林执意让我先将采访提纲发过去,或许他想这样最起码提前能做些准备,说起话来也不会紧张,我也听起来不吃力。

然而,随着访谈的推进,出乎笔者意料的是,周维林却评价自己的最大特点为幽默。“幽默是一个人做人的风格和特质,对于缓解压力,在人的个性特点形成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幽默还可以令讲座气氛活跃,便于提高效果。”

    或许,也正是因了周维林的这一“自评”特点,从2007年开始,他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的家庭教育和学生心理教育巡回系列讲座,反响强烈,深受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有关领导的广泛好评。现已累计在榆林中学、榆林师范学校、榆林市实验中学、榆林市第十中学、榆林市黄冈高考补习学校、神木县第六中学等12所学校做了29场讲座,话题涉及学生心理、家庭教育和教师教育管理心理等。

差生非差优生堪忧

 

 

“人们常常看到‘调皮学生往往有出息’,但是,调皮学生却在‘有出息’前总是被学校和家庭否定和排斥。以‘听话’和‘学习好’为主要特点的好学生,进入社会以后常常默默无闻,少有成就,他们却是我们的教育全力打造的标准。”在长达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周维林深切地认识到了“差生非差”、“优生堪忧”的道理。

多年来,周维林一直在思考中国的教育方向和教育评价标准。为了探寻真理,他想到了“心理学”,并参加了由华夏心理教育中心主办的心理咨询师培训。他告诉我们,培训中最大的收获是解开了自己关于教育问题多年的疑惑,“‘调皮学生有出息’往往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成绩较好的学生,如果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也难以做出大的成就。”周维林感受到了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坚定了自己从事心理教育的信念和决心。

心理学的学习还使周维林认识到了“思想教育”工作之所以苍白无力的原因,以及其中的诸多弊端。他萌生了一种新的理想:倡导天底下所有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变“思想教育”为“心理疏导”,改“政治说教”为“心理教育”,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知识和文化素质

“心理素质,对于一个人终身成就和幸福水平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知识和文化素质。”周维林强调,以胆略和自信水平、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克制等能力)和心理平衡程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根本素质,内在素质,是一个人事业成败、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人类的道德进步最终必须依赖于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最终只能依靠心理素质教育!国家与民族的进步,最终决定于心理素质教育!”

 

周维林有一个观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在于入学前的幼儿教育,决定性的因素是家庭教育,社会各方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必须有一个飞跃式的提高,“假如我们的社会能够在家庭教育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并有效地实施,那么,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国家与民族的强盛,将会有一个飞跃式的进步!”

 

然而,在周维林看来,如此重要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国社会几乎可以说完全置之于不顾,而倾全力于文化教育和知识传授,“这是中国教育的严重偏差和错误,是我们的教育的耻辱和悲哀!”说到此,周维林痛心疾首。

在学生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咨询中,周维林深刻感受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严重,急待解决,但是,家庭和学校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却极端落后,心理问题只有严重到濒临崩溃的边缘,才会被父母亲或老师重视,在没有成为心理疾病之前,根本没有人去关注。“在我们这个落后地区,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几乎是零。而在校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周维林告诉我们,在校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心理素质低下。表现为: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孤僻内向、缺乏自制力、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缺乏抵抗挫折能力、缺乏情绪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差。

二、心理问题普遍。完美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交往障碍、情感困惑、认知困惑、叛逆性格、攻击心理等心理问题比较普遍。

 

三、心理疾病增加。孤独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远比我们想象得多,且有日益增长的趋势。

他表示,“家庭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并最终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措施。他强烈呼吁,全社会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学校教育应当改变以单一的文化知识为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的状况,应当尽快开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影响他人,是最有意义的事

 

在采访的过程中,周维林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淳朴精神与坚定的执行力。他认为一个人对社会进步有所贡献,有所成就,有所作为,才是人生最主要的意义。“用自己的脚踏实地去影响所有的人,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也恰恰是这种强烈的成就需求、坚定的执行力,推动着周维林倾力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倡导和推广工作。

中国学生心理网(www.zwlxx.com)”是周维林自己创立的“榆林市家庭教育学校”门户网站,是他面向全社会介绍自己教育观念,推广自己教育思想的窗口。“期待网站能为中国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相信其将成为中国众多‘心理网站’和‘教育网站’中的一个亮点。”

 

除了建立网站,周维林还积极地通过讲座形式推进陕西省乃至西部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的心理素质讲座,比如‘克服自卑,培养自信’,‘走出孤独,提高交往能力’,‘情商教育’,‘生命的意义’,‘逆反性格的危害’,‘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等讲座,学生们甚至比看晚会都积极,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这令我深刻感受到学生心理成长的迫切和渴求,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心理教育的信念。”

 

“只顾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弊端,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和老师们自身的心理压力、心理焦虑和危机意识不断加剧,家长和老师们的心理压力,会不知不觉地转化为学生的压力,加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这再次说明,改善家庭教育和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周维林还致力于教师、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

据周维林介绍,面向教师的教育管理心理讲座,比如“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危害及其对策”,“中学生的交往障碍”,“中学生的情感困惑”,“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等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可和好评。而面向家长的家教讲座,比如“好孩子的标准”,“赏识教育的力量”,“家庭教育的误区”等等,无论走到那里,都会受到普遍的赞赏,有时还会有轰动效应。家长们的接受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需要我们先行一步”

 

周维林说,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心理咨询知识却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学习了心理咨询的有关课程之后,我才真正学会了如何解剖自己,认识自己,懂得适时分析自己的性格、心理特点和过程是如何形成的。”

 

“记得在心理咨询师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时,学员们在一块儿聚会,第一个项目是自我介绍与自我解剖。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相互认识的好机会,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在这个自我介绍、自我解剖的过程里,大家哭成了一团。每一个人自我介绍的过程,几乎都变成了哭诉的过程,忏悔的过程。大家都感触良多,觉得心理咨询学得太晚,认为心理学知识应该尽快推广,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周维林回忆说。

在心理健康教育尚且不被国人接受的今天,周维林同样早早地剖析、认清了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位置,“我的工作只能像在荒原上开辟绿洲那样,虽然开始时困难重重,但是,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早晚会被人们普遍接受,心理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也是早晚的事。我们需要的是先走一步,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武装好自己,为未来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积累点经验,做点鼓嘈和呐喊的工作,才能为中国的教育改革献一分热情,尽一分微薄之力。”看来,周维林和他的“中国学生心理网”还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挥汗劳作、搏击风雨,收获成功。

 

 

 

专家简介:周维林,榆林市家庭教育学校校长,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专攻学生心理、家庭教育研究,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咨询工作,致力于学生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的推动工作。

“欢聚一堂  畅谈成长——华夏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活动日”诚邀共享

活动内容:2010年5月28日,华夏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活动日盛大开幕。此次活动是华夏心理为心理咨询师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探讨心理咨询师考证后的成长路径。论坛汇集全国各地刚刚通过鉴定考试的学员,大家共聚一堂,沟通交流,探讨中国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取证后的执业能力培养等问题。

详情点入:

欢聚一堂  畅谈成长——华夏心理,助力2010~QQ:1071055547

华夏专题:http://zhuanti.psychcn.com/pl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