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五年级下册《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2010-06-02 13:13:48)
标签:

水钟

量筒

水流

水位

小孔

杂谈

分类: 师作坊

活动目标:

科学概念:水流流动是有规律的,在一定的时间里,在统一装置里,水流的流量是基本一定的,但流速先快后慢。

过程与方法:经历记录100亳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量筒里的水积聚到 10 毫升和50 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中能做到乐于与人合作。

活动重难点:经历记录100亳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量筒里的水积聚到 10 毫升和50 毫升时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准备:

三角架、塑料板、量筒、上面有50ml、l50ml两个刻度的的塑料杯。

教学过程:

一、 认识两种类型的水钟

1、课前准备得充分,奖励大家看一张(水钟)图片。这是什么?,这就是古人用水来计时的钟——水钟。对于它,你知道有多少?

2、奇怪了,古人为什么会想到用    来测量时间呢?这流水和时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都可以流动,水一滴一滴滴下来是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有时候一滴水就过了一秒时间。)

3、今天我们也来研究研究怎样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

二、 滴漏实验

方块一:测量流完100 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时间?

过度语:我们用这样的装置测量 100 毫升水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1、介绍实验装置(课件出示):(1)一个铁架台;(2)一个底下扎有小孔的塑料杯。(3)另一个杯子则用来接水。

2、出示(课件)

(1)如果分别在杯上50毫升和150毫升处作记号,那么从上条线降到下条线刚好是(多少毫升?)——100毫升。

(3)流完100毫升该怎么计时呢?

3、你觉得在实验中,怎么做才能使数据更准确呢?   小组讨论

(1)倒水时:* 先用手堵住小孔

*桌子的摆动、观察水位要平视、凹线为准。——减少水量的误差。

(3)计时时:  一边看液面,一边看秒表行吗?

合理分工非常重要,少一滴水或多一秒钟都将影响实验数据的精确性,

怎样分工更科学呢?  课件出示             一人     计时

                                         一人     倒水   + 堵小孔

                                         一人     看液面 + 喊口令

                                         一人     记录

(4)马上分好工。

4、增加几点活动建议:

②如误差较大,可再做一次。

③仔细观察流水情况,说说你的发现。

5、学生实验。

6、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①水位高,水流的快;水位低,水流的慢;到最后流不下去了。

板书:先快后慢

②因为我们现在所用的杯子有所不同,所以数据有所不同。但如果大家都用同一被杯子,流完100 毫升的水,所用的时间应该——差不多的。意思也就是说同装置、同时间、流量差不多 。    板书:同装置、同时间、流量差不多

9、小结。

古人和同学们一样聪明,也发现在一定的时间里,如果装置相同,水流出的水量是差不多的所以他们发明了泄水型水钟(课件):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根据水面的变化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方块二:测量积10毫升、50毫升的水需要多少时间?

1、接下来,你们还是要用原来的装置,不过把接水的杯子换成量茼。同样倒150毫升的水开始往下漏,当量筒里的水位到 10 毫升和50 毫升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呢?  不如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作业本)

2、学生猜测记录并说明理由。

(一种求平均数再相乘a÷10/a÷2,一种先快后慢)100    10  50

3、是不是真跟我们估计的时间差不多呢?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1)但这儿有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次流出10 毫升50 毫升,该怎么计时呢?

(2)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水位到10毫升时要计时报数,到50毫升再计时报数。)

4、学生实验

5、交流:你们有什么发现?

抓住数据进行进一步地分析:10毫升——100毫升的1/10

                          50毫升——10毫升的5倍

(1)(求出平均数)水流先快后慢。

(2)为什么水流先快后慢?(水少了,水压小了,时间变长了)

方块三:讨论,提升。

1、如果现在把小孔变得更小,让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同样多的水,所需要的时间会怎样变化?

2、如果现在把小孔变得大了,所需要的时间又会怎样变化?

3、是不是时间放慢了吗?

4、水流的快慢我们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但我们能控制时间的快慢吗?

不管你愿不愿意,时间总是以它自己的节奏和步伐向前比停留,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哪!

5、小结:

古人和我们一样学会了通过孔的大小、水的多少来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因此发明了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课件出示受水型水钟

三、课后延伸

现在你们有方法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了,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个任务。怎样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 60 滴水的滴漏?(孔的大小,水的多少)

1、 如果我设计的滴漏每分钟滴 80 滴水,该怎样调整?(孔变小、水位低)

2、 每分钟滴 40 滴水,又该怎样调整?(孔变大、水位高)

板书预设:

用水测量时间      孔大小

水多少

同装置、同时间、流量差不多

先快后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