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标签:
自组织道气心生命 |
分类: 探索争鸣 |
自组织理论作为辩证法的现代形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组织理论建立在现代系统科学之上,比经典的矛盾辩证法更具科学性更有说服力;二是自组织理论深化了人们对普遍联系观点的理解,告诉人们内因是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要素通过自动竞争与协同形成的;三是自组织理论明确告诉人们事物是他自己运动的主体。
如果我们不否认整体论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思维,那么就应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运用自组织的观点看待和理解事物的。因为,整体论是系统论的早期形式,而自组织理论又是对系统论的展开和深化。像“心之官则思”和“以心治心”的修心原则就足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的认识其实就是采用的自组织的观点。如果心没有思维能力,人心还能自己治理自己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心之官则思”和“以心治心”的逻辑都是自组织思维的产物,不能用西方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评判。大家知道,道家是用道来解释、回答宇宙万物是如何形成的问题的,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实也是自创生自组织的思维方式。还有,中医认为人体生命“得气则生,失气则亡”,这种看法与坎农的自组织是生与死的界限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就自组织的意思。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心、道、气的看法都是自组织的。这种观点是超越西方还原论的思维方式的。
正如普里戈金所讲的那样,“西方科学向来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是以‘关系’……‘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眼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用西方还原论的观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自组织的观点,把这两种不同的思想范式结合起来是我们今后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