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残友集团董事长郑卫宁:感谢13岁前在地上爬的时光

标签:
感情残疾人义工血友病郑卫宁深圳 |
真心英雄 ■人物档案 姓名:郑卫宁 身份:残友集团董事长 来深时间:17年 |
http://s6/middle/6777291ag73f237032d25&690 |
只是,就在他小小的办公室外,几间房子里摆满了电脑,满屋子的员工几乎全是残疾人———11年由5名残障人士在他家中依靠一台电脑起步的“残友”,已经成长为包括一家慈善基金会、四家非营利机构、15家高科技福利企业,1000多名残疾人集中稳定就业的大规模集团,实现了弱势群体依托高科技强势就业的梦想。 眼前这个忙碌、自信、开朗的郑卫宁,真的是那个40岁以前与世隔绝地生活、13岁以前不能走路出门的郑卫宁吗? |
之前,我活着,只有这个破烂不堪的身体,现在我能用身体换点有价值的东西回来,对我有重要的意义,不是对世人。
我没这么总结过自个儿的生活。我想,很少有一个人的人生在40岁之前是这么没价值……
我父母都是军人,我1955年出生在辽宁大连的海军医院里,13岁以前一直在地上爬。我是双料残疾。残疾人分两种,一种残疾是固定的,仍可以活很长时间、去很多地方,只不过姿势不同。我不一样。与其说我是个残疾人,不如说是个重病人,我一生最大的问题不是残疾限制了我的行动,而是由于血友病时刻处于在出血、抢救、出完血后吸收的状态,非常痛苦,像是活在噩梦之中。
我的一生是“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过程。40岁之前的人生毫无价值,40岁之后,突然有一个机会让我觉得自己能翻身了,能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只是对自己来讲,客观世界的东西对我不重要。所以,我愿意用自己毫无价值的一切东西,去换这个有价值的人生和理想,怎么换我都愿意。
这个交换过程,在别人看来就产生了“奉献”、“善良”……其实没有那么多伟大的字眼。之前,我活着,只有这个破烂不堪的身体,现在我能(用身体)换点有价值的东西回来,对我有重要的意义,不是对世人。
我郑卫宁欠深圳的多了!
这么多年来,深圳的社会各界都伸手帮忙,没有他们的支持、没有义工的同行,我们再有本事也做不到今天。所以,我永远不敢说残友做得最好,而是全社会在我这儿做得最好。
因为血友病患者的生命要靠不断地输血来维持,我在老家时使用的血源是靠卖血者的有偿供血,输血者在输血过程中感染病毒的事故时有发生。1993年,母亲带着我们一家三口从武汉来到深圳,因为这里是当时全国唯一靠义务献血来满足临床用血的城市。
我之所以能够做成“残友”,跟深圳这座城市太有关系了。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大家来了之后都没有亲情网络,电梯里邻居可能都不讲话。如果我没来深圳,在我父亲住的那个大院子里,40多岁下岗的邻居太多了,每天扯着你打牌、打麻将,玩得不亦乐乎,根本就不会寂寞。深圳不一样,深圳的残疾人散布在各个社区,交往成本很高,一起吃个饭都得花很多钱。所以我觉得我能“崛起”,能不要命地干事,多亏是在深圳。
我1999年决定创业,创业是为了找事干,要不然就自杀了。母亲在的时候,我从来没考虑过创业,每天给母亲量血压、安排她吃药、安慰她,让我感觉有价值感。那年5月我母亲去世,我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感觉生活太没有价值,就认为死是一种解脱。
母亲给我留了30万元的救命钱,我当时有个想法———把这些钱花完了再死也不晚,就开始创业……
如果现在遇到了处于我当时那种情况的人,我会找事“折腾”他。我们做“残友”,就是把所有残疾人拉入我们的平台,让他做值得做的事情,做对社会有价值、对他个人也有空间的事。我觉得人这样活着最快乐。
我办网站的想法很偶然。我首先找到深圳义工联,他们给我介绍了几位残疾朋友。1999年9月18日,我们创办的中华残疾人服务网正式开通。
创业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残疾人服务网开通后,全国各地要求加入我们的IT精英逐渐多了起来。但这个网站当时还只是个非赢利的福利网站,我母亲留下的那30万元很快所剩无几,20多个残疾员工的吃住都成了问题。我决定成立软件开发公司,在市场上杀出一条生路。
但市场竞争是很现实的。我们接到的第一宗生意就遭受了失败。创业初期,我们给别人介绍情况或者是联系业务,经常被拒之门外,常常是费尽口舌无功而返,甚至还被当成打着残疾人旗号行骗乞讨而被驱赶出大门。另外,由于我们的员工都是残疾人,到外地谈业务是很头疼的。我经常要出差,有时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有一次我带着一个陪护去北京谈项目,晚上就开始便血、尿血,接连跑了三家医院,都没人敢给我注射自带的输血救命针剂。半夜里给深圳义工联打电话,请他们火速帮助联系北京的义工护士,等一位北京义工护士赶到时,我已经两手冰凉面无血色了。
经过3年的艰苦拼搏,到2004年底,网站的业务量大增,接到的最大一项业务就是深圳市低保数据库系统,仅这一项就有了9.5万元的进账。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走到了今天,这么多年来,深圳的社会各界都伸手帮忙,没有他们的支持、没有义工的同行,我们再有本事也做不到今天。
我们残友现在有名气了,这是在无数义工的帮助下才做到的。你说我要是给“奔驰玫瑰”付工资(指开奔驰车、多年为残友员工义务做饭的义工田英),我得给她多少钱?我们周末的食堂开放日你看过没有?周末厨房的员工休息,一二十个义工来帮我们做至少70个人的饭,从中午做到晚上。义工除了用我们准备的菜金买菜,还自己给残疾人加菜———加虾,一加就是十来斤;加烧鹅,一下子6只,200多元一只,那是挺吓人的。每星期2天,一个月8天,你算算这些要多少钱啊!
我郑卫宁欠社会的多了!所以,我永远不敢说残友做得最好,而是全社会在我这儿做得最好。
感谢在地上爬的时光
那些寸步难行的日子,没有电视,逼着我只能与书本和文字打交道。小学二三年级的年纪,我就能看《青春之歌》、《政治经济学》,我通读了家里所有的书。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前40年的人生,有几样东西对我特别重要。
第一,文革十年。那十年,我父亲作为一个高级干部基本是被关押起来。我是“黑五类子女”,到处受人歧视。这给了我一个什么影响?很多残疾人从小就集家庭的万千宠爱于一身,根本碰不到社会矛盾,根本就不可能有顽强的意志力和生命力。我想,如果没有文革十年,我不会有这么强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不会有机会客观了解人生很多真实的东西。
第二,中国的非职业教育,就是电大、函授这些。我21岁进街道福利工厂开磨床,从1982年27岁时开始读电大,一直读到1991年,读了中文、法律、经济三个专业的大专。没有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这一生一定是跟很多没文化的人一样———拍脑袋决定事儿。我现在从一个人到一个公司,再到一个集团,就是靠这种系统化知识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第三,是13岁以前一直在地上爬的时光给我造成的良好学习环境。那些寸步难行的日子,没有电视,逼着我只能与书本和文字打交道。小学二三年级的年纪,我就能看《青春之歌》、《政治经济学》。你说小孩谁看《政治经济学》?因为家里没多少书看,哥哥姐姐又都上学了,我不阅读只能呆坐在那儿。我通读了家里所有的书。
我记得鲁迅有段话,大意是,一个人如果他有幸在青春成长期赶上一个家庭的破落衰败期,那么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洞悉了人生。我对这句话特有感触。
现在每个喜怒哀乐都是福报
之前40年,(甚至)盼望着有人来骂我、有人拿刀追杀我,想跟客观世界有联系,这都是梦想。而现在,我认真对待每件事情,因为每件事都是我喜欢参与的。
我现在56岁(虚岁)了,比如有个员工或义工失恋了找我诉苦、有人找我去帮忙解决矛盾,在一般人看来很烦。你猜我怎么想?我想,我之前度过的岁月那么没意义、空虚、寂寞,现在这些对我来说是个生活体验。我愿意去了解、倾听,愿意真心帮他,因为我没经历过———他们让我看到,如果年轻的时候失恋了,原来是这样一种感觉!
这样的心态让所有人觉得我是那么善良,鸡毛蒜皮的事我都那么开心地去对待、踊跃地去参与,人家觉得我那么好……其实不是,实际就是我的生活态度。
谁要是经历了我之前40年的那种生活,就会认为现在的每个喜怒哀乐都是福报。之前40年,(甚至)盼望着有人来骂我、有人拿刀追杀我,想跟客观世界有联系,这都是梦想。而现在,我认真对待每件事情,因为每件事都是我喜欢参与的。
你看,现在我使劲抽烟,不在意身体。因为血友病人都没有人生,没有七老八十,连50岁都难活到。我虽然活过了50岁,但这是特例,老了的事我是不考虑的,干嘛不在有限的生命里多体验、随心所欲地活呢?
名呢,也是这样。关于名,我只看重一点———如果我和我的团体能出名,就能让残友的年轻人将来生活更稳定,发展的空间更大。另外,没进残友的残疾人,像我之前那样过着无价值生活的人,获得解脱的机会就更大。仅此而已。
我把在残友的全部股份都捐出去了。我个人的生活,别说清贫,即使有钱也用不上。我不能纵情地生活,不能K歌,唱K多就会累得出血,不能打高尔夫,不能开车,也不用去买好车。
全社会别学我,我不是大家学习的典范,我的人生是个特例。我能给大家的参考作用大不了就是———再卑微、再渺小的人生,如果你多了点追求,就能更快乐一点儿。我可以选择另一种人生,什么都去吃、什么都去穿,我可以骗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辈子别人吃过的穿过的我都体验过了,死了都值了,但我心里肯定觉得很没有价值。
每早穿衣服时就是战斗的心情
现在,我终于能每日都战斗了。这证明我活着,而且有价值!
我没有梦想。梦想是说将来,我这种身体,怎么会考虑将来?我现在的每一天都是上帝的恩赐,都是赚过来的。
我这辈子都没为别人,就为自个儿活,自己活的同时还能活出社会价值来,还能为亲人和周围的同事活出价值。现在起码有一点,我的所有残友同事和义工们都说,大哥你要好好活,可别死,死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影响。
你说一个大半辈子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你存在的人,竟然现在活到了这个价值上,还不是违心地装一个角色去活,而是真正开心地在活,每天按自己的意愿说话、做事,同时还能对周围有那么多普惠价值,谁能有这样的福报啊!
在这种心态下,我活一天,就感恩一天。早上一睁开眼,你都不知道我开心到什么程度,赶紧点根烟抽,把血压一量,药一吃,开始穿衣服的时候就是战斗的心情。
我一生最喜欢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有句话说“人生是艰苦的,它对那些不甘于平庸鄙俗的人,是一种每日的战斗。”我从小就渴望这种每日的战斗,但没缘参与,现在,我终于能每日都战斗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所有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其乐无穷的体验,证明我活着,而且有价值!
平等的爱情才长久
我在妻子身边不仅是个丈夫、老师,更像一个依靠。要不然,哪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停地付出?
我和妻子是在同一个工厂相识、相爱的。她爱上我是因为我有吸引她的地方,当时我很活跃,手风琴、小提琴都拉得很好,还写诗。
我的爱人温柔、漂亮,我们的家庭很幸福。很自豪地说,不是因为她的贤惠、忍让成就了这些,而是因为我———我是个特殊的人,每天都给她全新的感情和激情,让她每天和我生活在一起就是感动、赞叹,就觉得有一种美好的力量!因为这些,她才能做出常人不可理解的牺牲———6年不能和我一起吃饭,屋外躺满了残疾人,没有自个儿的生活,每天下了班以后就推着轮椅送我到这里那里……
她看着我,每天都在感动,经常跟我说着话就会掉泪。她说,你今天又输血了,不能休息下?我会告诉她我要干什么,成功了会有什么收益、不去会有什么风险和损失。她一面会很生气地说:你累不累啊?另一面,她又看到了我这么清晰的头脑、这么顽强的追求、这样高的眼界。真的,她从来都觉得我不能跟同龄人相比———那些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在衰退期,从头脑到能力都开始不行。她从来都是用赞美的眼光来审视我的生活和人生,所以她愿意付出。
我在她身边不仅是个丈夫、老师,更像一个依靠。要不然,哪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停地付出?我不相信有这样的,那种不平等的爱情一定是不长久的。
每天晚上10点钟,我要打长效胰岛素,这种激素延时了效果就不好,这是她和女儿唯一敢理直气壮催我回家的理由。我一回家,她俩就牺牲一切,以我为主,让我赶快躺到床上、倒上水让我休息,让我舒服躺好后,她俩就很高兴,跟我说说话。她们的意见是:你好好活着就行了。
■同题问答
1.用一句话描述对深圳的感受?
活力深圳。
2最喜欢深圳哪一点?
有义工。
3.最不喜欢深圳哪一点?
治安不好。我经常深夜输血,虽然距离很近,但我自己开个电动轮椅穿过桥洞去输血,家人都不放心。我们公司的残疾人春节时基本上都不太敢出去,残疾人照样被抢劫。
4.希望30年后的深圳什么样?
是一个在中国有独特地位的科技城市,在科技上有非常强大的地位。
5.如果没有深圳,你会怎样?
没有深圳,就没有残友的事业。没有残友的事业,我的人生就是真正残疾的人生。
出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中心
监制:姚燕永张建明
策划/统筹:吕冰冰
编辑统筹:王军
版式统筹:邱洪添
文字:马芳
图片:丁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