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內地記者的十問十答

标签:
杂谈 |
剛回覆了一位內地記者的查詢,在此分享一下,讓大家多了解我們的工作。內容未經整理,可能比較冗長,請勿見怪。
問:廣東省是大陸流浪貓、狗的最大終端消費市場,作為毗鄰的香港,有沒有受到這個鄰居的影響,是否有類似的流浪貓、狗產業鏈的存在?
答:香港早在1950年已經在法律中加入第167條-「貓狗條例」,明文禁止食用貓狗肉,以及宰殺貓狗。經過數次修訂,現時對有關犯禁者最高可以判監禁六個月及罰款五千元。目前,香港已經不存在販賣流浪貓狗的產業,也沒有人公然吃貓狗肉,每年有關的案件大約一至兩宗,屬十分個別人士的犯罪行為。透過多年來的教育,社會群眾已經普遍認為,進食貓狗是不能接受的行為。
問:(如果沒有)以前的情況是怎麼樣的?(有沒有一些資料支撐這樣的改變?)
答:在數十年前,和廣東很多地區一樣,香港同樣有人吃貓肉狗肉。甚至在五十年代立法後,這種非法的飲食文化仍持續好一段時間。一位退休警司向我憶述他七十年代,路過一些偏僻的鄉郊地方,仍可以看見村民在秋冬吃着狗肉鍋。甚至看見警察或其他執法人員,也不會迴避。另外當時在九龍寨城亦曾看見過流浪狗隻屠宰場,令他當時大為震驚。在市區的深夜時份,亦有時出現一些狗販子,捕捉流浪狗作販賣或自己食用。
不過,隨着思想的進步,市民對此等行為的容忍度逐步收緊,每發現有虐待、殘殺、進食等不當行為,就會向本會或警方舉報。久而久之,有關的問題亦在八十年代開始消聲匿跡。
問:從大陸流浪貓、狗產業鏈的情況來看,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在於減少或者終止這樣的市場需求,香港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答:很明顯,立法必須是第一步,其後在社會的教育、文化的進步、以及執法的完善後,問題才得以逐步解決。
另外,本會亦正和地方組織合作,推出先導動物福利教育計劃,印製書本和教材,免費派發到內地中小學,並提供教學支援。目前我們正和廈門市愛護動物教育專業委員會合作,在不及將來會推廣到其他省市,希望教育能配合立法準備。
問:是否有專門的組織或部門去處理終端市場的問題?
答:本會早在1921年成立,前稱「防止虐待禽畜協會」,是香港首個處理動物福利的機構。雖然是民間慈善組織,但本會自設動物督察,填補了香港警察和漁農自然護理署的不足,大家互相合作。本會主要負責接收投訴、四出巡查,向警方和漁農自然護理署提供情報,向犯罪者作出檢控。
問:立法可以給小動物保護提供了一個根本的保障,給相關部門處理流浪貓、狗產業鏈提供一個依據,個大陸這兩年也一直有相關提案出現,但最終都沒有通過,有人歸結到,目前人的福利都沒有解決,怎麼可能先考慮小動物的福利,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觀點?
答:從香港的例子可以看到,立法並非一蹴而就,不能一下子將社會現狀扭轉過來。所以,盡早立法有其必要,可以為將來的文明社會鋪路。很多人都疑問:「內地對人的福利都沒有解決,怎能先考慮小動物?」我們認為,這只是口舌之爭,中國已經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在世界佔一重要席位,解決人民溫飽、福利指日可待,我們是時候向其他層面出發。古語有云「見微知著」,能夠愛惜、體諒、同情小生命的人民和政府,更能關愛其他人的生命;一顆善良的心不只是朝向小動物,更是朝向身邊所有人。我們深信,香港之所以繁榮安定,和善良、富同情心的市民有很大關係。其實中國古代儒家、道家思想早有關愛動物的說法,並非外來之物,人皆有之,立法只不過將之規範化,進一步提醒民眾人類應有之義。
問:香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涵蓋了那些小動物福利?
答:香港的《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涵蓋所有小動物的福利,不單止寵物,還禁止殘酷對待其他物種的行為,以下為幾個重點:
a.
殘酷毆打、腳踢、對待、過度使用、過度策騎、過度背重、折磨、驚嚇任何動物。
b. 在運送動物過程中未能提供足夠糧食和新鮮食水。
c.
以太小的木箱或其他容器運戴動物,以致牠們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
d. 蓄意引起動物互相打鬥。
e. 不適當使用動物工作,引致任何疾病、創傷或痛楚。
問:香港小動物保護組織近年在大陸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其中一項就是推動大陸小動物保護法的立法進程,這個過程中,您認為大陸在這方面立法的困境在哪裡?
答: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正努力推動內地動物保護法的立法進程,也和起草學者交換意見,以香港的經驗提供協助。在輿論的反響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反對意見,認為立法保護動物,等同於禁食貓狗,其實這是一個誤解。進食貓狗問題根深柢固,當中牽涉文化差異和很多人的生計,自然多人反對。我們建議立法可以逐步前進,先參考上述提及香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例如禁止生剥皮毛,禁止用痛苦方法屠宰。待動物福利教育到位時,才進一步規管食用貓狗。似乎是較附合國情的方法。不過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是,進食貓狗可能帶來的健康問題,可能成為一個公共衛生的計時炸彈。
問:流浪貓、狗產業鏈解決的另一個方面則是減少流浪貓、狗的來源,香港在這方面有什麼經驗?
答:在香港,我們協會是主要協助減少流浪貓狗的機構。我們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流浪貓絕育計劃,召集全港各區的志願者,協助捕捉流浪貓絕育,再放回原居地。計劃進行十年,已有約二萬九千隻貓接受絕育。流浪貓狗壽命短促,一般只有兩、三年,社區流浪貓透過自然死亡減少,解決人和動物間的衝突。我們亦正努力將計劃推廣到流浪狗身上。當然,最重要一點,是社會人士減少遺棄寵物,問題自然減輕。
問:給流浪貓做絕育手術是控制流浪貓增長的一個重要手段,香港有沒有專門的組織或部門從事這個工作?
答: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是最主要的流浪貓絕育機構,我們每年動員龐大的獸醫、義工隊伍,以及獸醫中心、流動絕育車,為義務為流浪貓狗進行絕育。
問:經費、人員來源於哪裡?
答:協會經費主要來自專業獸醫診所收入,以及各界人士捐助,賣物,以及會員收入等,也有賴我們約五百名熱心義工的持續協助。
中國的動物福利工作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我們協會將以香港的豐富經驗,加速推動立法和教育工作。如有任何疑問,請隨時聯繫我們。
謹祝
新春愉快
柳俊江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外展事務總監(中國及澳門)
Ryan Lau
China Outreach
Director
SPCA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