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欲之谓善”是什么意思?

(2019-03-22 15:22:55)
标签:

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分类: 经典解读

“可欲之谓善”:可以欲的即是善。言下之意,不可欲而欲了即是恶。天理人欲不并立,在于该不该。可欲即该,不可欲即不该。上课睡觉不可欲,晚上睡觉可欲。理欲善恶只是相对。

“有诸己之谓信”,其意为:真正具备德性德行的表里如一者才是“信”。“信”即是“真实”之意。

总之,要联系当时语境去理解。总个语境是,孟子与浩生不害讨论乐正子是什么人,是“评价人”的语境,而不是从一般意义上,本体意义上,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去讨论“善”与“信”。

我们来看原文:《孟子·尽心下》: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这一段大概意思:浩生不害(齐国人,姓浩生,名不害。)问道:“乐正子(当时仕于鲁)为人如何?”孟子说:“是个善人,诚信的人。”问:“什么叫善?什么叫信?”孟子说:“可以欲(符合道义)的叫作善,自己真正具备美德叫作信,浑身充满真实的美德叫作美,全德充满并能散发出来叫作大,光大并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圣,圣又高深莫测叫作神。乐正子的人品,在善与信二者之中,在美、大、圣、神四者之下。”

任何一个概念,都只是概念而已,“名可名非常名”,只有联系当时语境,才能较好的理解。

此段记录也道出了为人修养的渐次提升的层次,为人们指明了一条渐臻高境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