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与以人为准
(2012-04-16 19:20:29)
标签:
宋体人文精神宋明理学文化系统意大利文艺复兴以人为本杂谈 |
分类: 杂文 |
以人为本,理所当然。因为我们是人,就得关心自己的生存发展。可是,怎么个以人为本,到底如何把握,其实很有必要讨论一下。
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体就是人文精神、人文主义,而当时的人文精神主要是将人从中世纪神的桎梏里边解放出来,高扬人的主体性,不再为神的奴隶,极具积极意义。
可是,人这么一张扬,个性凸显,以至于到了今天,超过了它应有的限度。也就是,人在解放自己的时候,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过度放大了人的主体性,而缩小,甚至忽略了人对自然的依附性。从而出现了人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的弊病。
今天,人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对于人与自然那个恰到好处的关系状态,依然没有一个很好的评判。这其实在古代早就拿出来议论过,比如我国魏晋时期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宋明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可到底什么是名教、人欲、什么是自然、天理,实际上除了圣贤们清楚之外,芸芸众生难有人知。这个不在这里讨论,另文阐述。
我们今天名义上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子,实际上陷入了以物为本的困境。自从人们从神的桎梏里解放出来后,人们便对着天空高呼,人要征服宇宙,于是,忙忙乎朝着外在猛追不舍,把内在修养、幸福不自主的抛到了一边,从而出现了另一种人的异化,即人被物化、机械化、工具化、单向化。这样,我们的人文精神只不过把人从一个陷进搬到了另一个陷阱,人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人们失去了对神的信仰,也就失去了敬畏,没有了底线约束,开始为所欲为,即使用法律来他律,永远是远水救不得近火,杯水车薪,不能根本解决社会人心的混乱与无序。
我们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把以人为本当做了以人为准。把人当标准,来评判万事万物。比如,我们自定义发展为“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旧事物代替新事物”,可是,到底什么是前进、上升、新、旧,一追问,模糊得很。如果我们的眼睛长在后脑勺,那么,后退也是前进,如果在屁股上,下蹲就是前进。所以,前进还是后退,全在于我们自己的角度,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已。
所以,以人为本不是以神为本,也不是以物为本,也不是以人为准。可以说,以人为本的前提就是以天为本,以自然为本,以宇宙自然的根本法则为准。这个世界只有两大系统,一是自然系统,二是人文系统、文化系统。后者是对前者的模拟,前者才是最完善的系统。判断文化系统好不好,只有拿到原始的自然系统里边去对比。所以,人弄出来的东西好不好、美不美、善不善、发展与否,与自然对比就一清二白。
所以,只有穷天人之际,明了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把人放在自然的摇篮来看人,才能从根本上把人带到理想之境,才能清除不必要的纷争,达至和谐有序。
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但是,不能以人为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