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下笔之前,我沿着江边跑了七公里,出了一身汗,回家冲了一个澡,完毕后很想喝杯冰开水,但忍住了,自从医生叮嘱我最好别喝冷饮和酒后,我几乎把一切跟冰有关的东西戒了。
喜欢慢跑的朋友都知道,七公里不算长,差不多就是刚迈过初学者之后的水平,我跑步有两年了,按理说,我现在一口气跑个十几公里应该没问题,事实上,我最好成绩差不多就是十几公里,但很遗憾,如今又退回十公里以内的水平,前几天饭局太多,吃了好几顿火锅和小龙虾,引发肠胃炎,拉了几天肚子,今天刚恢复,再次跑步已经退步到七公里。
我讲这些琐碎,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每个中国人都听过: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里的学,改成生活,同样受用。
两年的跑步,我无数次下定决心,无数次找各种理由放弃,无数次痛定思痛重拾跑步的念头,再无数次由于各种原因耽误,最终,也不过是现在这样的成绩,离所谓的成功和胜利,还很远。
努力,坚持,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以至于大家都特别钟爱这句毒鸡汤: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会很轻松。
真的吗?
有时候,我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仔细想想,并不是啊。如果人生真的是无限放任自己的惰性和欲望,那人生未免太简单了。事实上,那些放任自我、彻底堕落的人,他们真的快乐吗?一开始或许是的,但最后下场我们都看到了,挺惨的。
我情愿相信,那些在网上高呼“不努力会很轻松”的人,不过是自我调侃和解嘲,私底下并没有放弃努力,因为如果真有人信这句话并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或者人生哲学之类的,那这个人也太废了啊!
回到跑步。
我为什么跑步呢?你们可能会觉得,因为我的偶像是村上春树,村上就是一个出色的跑者——写作、跑步、听爵士乐,多酷的生活啊。事实上,一点都不酷,枯燥得不行,哪怕是如此热爱跑步的村上,也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提到:
“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须感觉,唯有向前奔跑。”我这样告诫自己,几乎一心一意地想着这几句话,坚持了下来。倘如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许会在途中因苦痛而崩溃。我本能地悟出,唯有如此,才是存活下去的唯一出路。
可见,努力是辛苦的,经年累月的努力,更加辛苦。
我不是因为觉得酷,想要与众不同,或者想要积攒一些吹嘘的资本才跑步的,一开始,我就是抱有强烈的目的性:自从过了22岁,新陈代谢明显变慢,我身上的赘肉一天天的增多,身材走形,眼看朝着发福的成年男人一去不返,不仅如此,由于长期熬夜和不健康饮食,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感冒,上个几层楼就气喘吁吁,能晕过去。我意识到,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很自然的,我想到了跑步。
为什么不是其他运动呢?很简单,因为跑步是最容易的一项运动,也不需要什么成本,一双鞋,一个不是很糟糕的天气,就可以开始跑,而且因为是一个人,刚跑步时的糗态也不用担心被熟人看到。
跑步之后,出一身汗是非常舒服的,打开淋浴,温水淋遍身上每一块酸胀的肌肉时就更舒服了,那是一种身心的愉悦,甚至会产生一种自己的身体在进化、在变好的错觉,这些大概就是跑步(直观、反馈及时)的益处了。
尽管如此,想要坚持每天(或者一周3-4次)跑步,仍然非常之难。两年来,我忘了自己放弃多少次,又重新开始多少次。有时候也会非常懊恼地想,如果这两年来我一直坚持下去,那我现在一口气绝对可以跑15公里以上吧,那我不是可以去参加半程马拉松了吗?然而没有如果,如果这个词非常狡猾,它总让你觉得,那些假设似乎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可事实上,如果后面接着的假设,原本就是需要超凡的毅力和决心才能办到的事,否则,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果。
二十岁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努力这个词。准确说,我一直在思考,努力跟人生到底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不大?
八年过去了,以我的经验来看,努力是有用的。尽管知乎上很多大神们都在谈“努力的方向错了不如不努力”“不要试图用努力掩盖你思想上的懒惰”“盲目的努力是逃避”之类的,但我还是觉得,努力有用。
我是一个悲观的人,从小我就知道,长得漂亮的孩子讨大人喜欢,聪明的孩子学习好,情商高的孩子干什么都不会吃亏,天赋这东西就是会让有些人活得轻松有些人活得辛苦,太不公平了。
但,我们摸着良心问一问自己,就因为人生不公平,我们就要认命吗?
反正,我不认命。虽然我也没有多努力,但我有在试图努力。我时常会克制自己的欲望,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然后要不了多久就会打脸,也会丧气,会觉得自己的秉性既恶劣又失败,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会振作,继续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去执行,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再次放弃……有两个字很好的总结了这种状况:折腾。
或者再准确点,瞎折腾。
我有一句口头禅:聊胜于无嘛。
注意,这里还有个语气助词,它代表我的不够坚定,时常打脸,所以只能用这个“嘛”来缓解尴尬的气愤。
比如我说着要减肥,要减少食量,才坚持了几顿饭就忍不住了,这时候朋友会调侃我不如别减,我通常就回答:聊胜于无嘛。比如我决心每天看一个小时的书,结果当晚只坚持看了十分钟,就被朋友喊出去浪了,那我也会安慰自己,至少我看了十分钟,聊胜于无嘛。
要不就做好,要不就不做。这话看似很有魄力,但实际上不适用于绝大部分人,我们不可能做好的,所以心安理得的选择了不做。
人的惰性、欲望,是我见过最顽固最可怕最不讲道理的敌人,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跟它死磕,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都被它压在地上揍得鼻青脸肿哭喊着求饶,所以,一定要有死皮赖脸的精神,一定不要怕被打脸,如果努力很多不行,就先努力一点,毕竟人生呀,聊胜于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