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岐黄之光》浮雕(局部图)

(2012-03-14 22:32:48)
标签:

健康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qhzg_02.gif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2.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qhzg_0.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29bj.jpg

《岐黄之光》浮雕内容简介及设计说明
1、中间图解:黄帝、岐伯席地问对医道和坐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象;中间穿插阴阳太极图、木火土金水五行和夔龙底纹及“岐黄问对”阴阳印章注解;右上“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书法和仙鹤延年及“天人合一”琼楼玉宇配景;左上行楷书法 “大医精诚”选录和印章题款。
2、右半图解:浮雕题记;上古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和神鹿;周代食医和“药食同源”;书法注解“伏羲制针、比类取象,神农尝草、药有寒凉,轩岐问难、钦定纲常,……”;神医扁鹊望诊图和“望闻问切”瓦当篆印;东汉张仲景坐堂行医和汉代建筑、中药香薰、书简补景;东汉华佗麻醉手术图和酒爵配图;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著作插图 ...
查看全文

 揭幕仪式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1.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2.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3.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4.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5.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6.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7.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10.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9.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8.jpg
 制作过程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zz1.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zz2.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zz3.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zz4.jpg http://www.satcm.gov.cn/20111130qhzg/images/P/L/zz5.jpg
 
http://s2/middle/67657a59tbb352190d981&690

http://s13/middle/67657a59tbb35223c44ac&690

《岐黄之光》浮雕内容简介

1、中间图解:黄帝、岐伯席地问对医道和坐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象;中间穿插阴阳太极图、木火土金水五行和夔龙底纹及“岐黄问对”阴阳印章注解;右上“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书法和仙鹤延年及“天人合一”琼楼玉宇配景;左上行楷书法 “大医精诚”选录和印章题款。
2、右半图解:浮雕题记;上古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和神鹿;周代食医和“药食同源”;书法注解“伏羲制针、比类取象,神农尝草、药有寒凉,轩岐问难、钦定纲常,……”;神医扁鹊望诊图和“望闻问切”瓦当篆印;东汉张仲景坐堂行医和汉代建筑、中药香薰、书简补景;东汉华佗麻醉手术图和酒爵配图;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著作插图。
3、左半图解:唐代孙思邈诊治图和《千金方》;唐代太医署图景;鉴真坐像和东渡船帆图;铜人模型和宋代针灸医学家王惟一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图示;藏医《四部医典》和蒙元医药图示;明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清代叶天士坐论温病和《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中药加工炮制图景。
审定:王国强 策划:孙 涛 设计:胡春福 雕刻:北京国艺堂

《岐黄之光》浮雕设计说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搬入新办公楼后,为了在局办公大楼内充分体现中医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制作《岐黄之光》浮雕,浮雕设计方案由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审定,局机关服务中心孙涛主任担任策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专家胡春福设计。《岐黄之光》广泛征求了中医药史学、理论、宣传、科普、美术和国医大师等十几位专家领导的意见,由北京国艺堂雕刻完成。

《岐黄之光》是一幅用缅甸进口的金丝柚木雕刻的大型浮雕,在筹备、设计、创作、审定、雕刻、监制、安装等程序工艺方面历时将近两年。在此有必要说明一下设计有关情况。
该浮雕以中医代称“岐黄”和文礼教化作用而确定为《岐黄之光》,缘由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智慧、知识、技术的结晶,它既是我国传统医药科学技术,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浮雕在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上以弘扬我国传统医药为宗旨,坚持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原则,突出作品的史料性、学术性、文化性、艺术性。
1、在史料上敬天尊祖,强化中医药历史文化人物,以中医药发展史实为依据,推崇德业双修、贡献卓著的古代医学家。表现或提及的历史人物有伏羲、神农、黄帝、岐伯、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鉴真、王惟一、李时珍、叶天士,同时兼顾藏医、蒙医、中外医药交流内容。
2、在学术上弘扬经典,阐扬精粹,维护中医药学术的主体性。突出中医药阴阳五行学说,提及“望闻问切”;学科涉及内、外、妇、儿、针灸、骨伤、温病、预防、养生、制药、教育;著作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温热论》等。
3、在文化上敬重先哲精神,以中医药学术成就和典故展示文化核心价值。如:通过阴阳五行和书法经文表现中医药学阴阳平衡的生命观和整体观、系统观、辩证观等;通过“天人合一”、“药食同源”文化理念表达中医药学的自然观;通过岐黄问对坐镇四神象展示礼贤下士文风和中医学术安生四方信念;通过神农尝百草和“大医精诚”图文表达问民疾苦、和仁术传妙手、厚德载圣贤的中医人文道德理念等等。
4、在艺术上坚持真善美原则,通过体现中医药行业特点和传统美术元素而提高观赏性。首先以岐黄问对、医家诊疗、著述、论说、采药、制剂等形式表现中医药行业特征,丰富人物造型;其次以设计作者的楷、行、隶、篆不同书法字体和印章及诗文注解图画,体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再次以我国传统楼阙、器具、服饰、图纹、祥云、鹿鹤等人文美术元素补景,并结合木雕反映我国传统工艺和民族特色。最注重的是在设计中没有完全按照时间去勾勒中医药文化发展史实,而是以成就中医药学理论基石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岐黄问对典故作为主图,提高中医药文化美术的观赏性和影响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