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1996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提到过,当年他找到了1896年可乐100年前的年报并认真的阅读了。我当时就觉得这老头真是安逸,恐怕是闲的实在无事可做了才把可乐100年前的年报找出来看看来打发时间吧。
这几天我也是闲的蛋疼,无事可做找出来格力上市以来的年报看看吧(买格力之前我只是分析了格力十年来的财报,只看了最近2年来的年报,对于更早的年报并未读过)。我进入格力官网,发现最早只能找到99年以来的年报,找不到96-98年的。无奈我就从99年开始看吧,看的不是特别仔细,主要关注了大概的营业数据和董事会的报告内容。我从99年年报连续看到了05年的,想告诉诸位,读年报真的会上瘾。尤其是连续的阅读,就像在看企业发展的连续剧。
99年到2005年格力还很弱小,营业收入从几十亿到180亿,净利润从2亿左右到5亿。增长十分缓慢大概复合增长10%左右。我没想到当时的竞争环境是如此激烈,市场上的空调厂家多达几十家。看看今天空调企业,比较活跃的大概就是5家左右,大多数都被淘汰了。我通过读这些年报知道格力当时经历的竞争环境要远远比目前激烈,几乎99年到04年市场都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格力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诚信为本,坚持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始终专注,执着。到05年格力就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储备,已经开始重视商用空调,已经开始了农村的渠道建设。不论竞争如何恶劣,始终坚持诚信,质量。在05年格力率先推出了家用空调6年免费包修的售后政策。在这6年的经营过程中格力的毛利率也是经历了上上下下的起伏,可是由于格力的执着专注,今天的格力变得非常强大,比05年前的格力不知道要强大多少倍。通过阅读99年到05年格力的年报,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企业在这个阶段是如何积累实力的,但是在当时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财务指标也不好看,但是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却日益强大,这些年的风雨历练为日后格力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联想到格力今年的中报,由于政策环境,企业的经营策略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这些算什么呢?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格力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迎来了企业发展最甜美的时光,06年之后格力的复合增长达到了惊人的40%以上。制冷领域的市场空间还非常广阔,格力今年郑州,武汉基地就会投产,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产品不断推出。格力短暂的牺牲毛利率是为了更高的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净化竞争环境,我能看到格力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通过阅读企业过去10年来的年报我对如何理解企业,如何理解经营有了更深的认识。企业的经营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财务指标的反应绝对不是一条平滑的曲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种种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经营策略会不断变化,但唯一不会变的是企业的执着和专注,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我明白了看企业到底需要看什么,如果看到某一年的毛利率,ROE等简单的财务指标变化就给企业定性或者轻易的卖出本是优秀的企业是极为荒唐的事情,所有的财务指标都需要去探究背后的事实和逻辑,所有的指标必须结合市场竞争环境,结合企业竞争策略进行理性思考,需要看到企业不变的本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企业,才有可能陪着优秀的企业走下去,才能享受到企业发展带给投资者的巨大回报,05年假如买入格力持有到目前,收益是6年24倍,而目前格力的动态估值才11倍。这个收益不是市场溢价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发展带来的。(但是格力过去十年的财务指标尤其是毛利率经历了很多起伏,如果仅仅依靠简单某一年的财务指标判断企业,你和任何优秀企业可能都无缘)
我终于明白了老巴为何翻出来可乐100年前的年报了,老头子是在寻找优秀企业的基因啊,可乐的经营目标早在100年前的创始人阶段就有萌芽了。老话说:3岁看大。成功的企业是有其根本基因的,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发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像一个经营者一样看待和对待投资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是坎坷的,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我也终于有点明白老巴为何总是投资有长久经营历史的企业了,没经历过风雨和时间考验的企业很可能是短命的企业。在投资的路上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我愿意不断努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我对于持有优秀企业更有耐心了,遇到短暂的挫折我不会再感到恐惧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