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行江浙--海天佛国普陀山(六):西天景区

标签:
西天渡口西天景区心字石西天门梅福禅院 |
分类: 江南行 |
“西天渡口”位于普济寺西侧,梅岭山的南麓,这里是西天景区的起始。山道旁耸立着用数块巨石垒叠成的青石石刻,巨石互相依托。最上的巨石重约3吨,两头略尖,似泊舟。石上镌刻“西天渡口”为李铁映所题。“西天渡口”不售船票,只渡有缘人。
西天景区是所有景点中海拔第二高的位置,仅次于佛顶山。地处较为繁华的南半岛,整个景区历史悠久,俯瞰全岛,可观奇石、庵院。整个西天景区也是全岛少有的能够观赏日落的位置
。主要包括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千年古樟、西天门、达摩峰、梅福庵等旅游景点。

相传观音菩萨曾在此石上讲说“心经”。

西天门是由三石构成的一道天然石门,横石上书“西天法界”四字。西天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意指进入无杂念、无困难的清净世界。三块岩石相依,形成天然石门。意谓从此踏入西方极乐世界。竖石上面写着“证菩提道”。“菩提”是梵语,意为“觉悟”,由此可上西天法界,故曰此门为“西天门”。



西天之路并非坦途,沿路上坡下坡不断。



西天之路并非坦途,沿路上坡下坡不断。
正法讲寺(圆通禅林),原名圆通庵,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有“海山第一庵”之美誉。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扩于清,原有念佛堂、韦驮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客堂等78间,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成为普陀山一大庵。康有为游山居此题有“海山第一庵”。文革时期先后被舟山市船厂,舟渔公司占为招待所,1995年秋重回尼众道场,更名“正法讲寺”,是全山学院、丛林一体化的最大的尼众道场。纯铜“正法明如来铜殿”建于1998年,用铜一百八十吨,耗资一千七百万元。殿内供奉正法明如来玉佛一尊(正法明如来是观音的本质)。

梅福禅院因西汉梅福曾在此炼丹救治当地的居民而得名。梅福禅院厢房北端有一古洞,叫灵佑洞,也叫炼丹洞,相传这是梅福当年炼丹之地,洞额“灵佑洞”三字是清文学名士吴瞻泰所题。这里有泉水从洞内崖间渗出,常年不息,汇集成流,经善财童子的葫芦口滴液成潭,水质清冽甘甜,沁人肺腑,常饮有返老还童之效,延年益寿之功,游客至此,多以能一饮此水为快。洞外有炼丹古井,井水清澈,井壁亦有泉水渗入,其音清脆,宛如珍珠落玉盘。

炼丹洞

东来之路

继续向西
这里是西山顶,西天景区的高点,北面是岛上居民居住的小区,其中也开有一些家庭旅馆。

南面是普陀区行政中心,左侧是普陀山行政、餐饮街区,中下为普陀山大酒店和西山新村,中偏右为金融街区,最右为普陀山码头。
珞珈山.
睡佛
可以远眺南海观音像


磐陀石是观音大士说法的地方,在夕阳西下时,这里便可看到“磐陀夕照”的意境。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体积约43立方米,重约400余吨。顶端平坦,可容30人,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磐陀石的“石”字上面多了一点,相传这是观音菩萨与龙王斗法的时候在这点了一下,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先生为了让这三个字保持平衡,就在“磐”字上少刻了一点。1916年,孙中山先生到此一游,提笔书“灵石”两字。磐陀石上有石梯,但一般禁止游客攀爬。
磐陀石旁边,巨石形成的天然石牛。
“磐陀石”边上的西天卧石牛,传说天上的牛魔王来听菩萨讲经,可是比较顽劣,总是听不懂,就是所谓的对牛弹琴,还很不敬将屁股冲着菩萨,菩萨为了教化他就把他变成一座石牛,什么时候开悟了,什么时候恢复。多摸摸卧石牛能转运,也能祛病,不过不能摸牛嘴,否则牛气哄哄,不能摸牛角,否则钻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