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游记(34-4)

(2018-06-25 16:54:17)
美国游记(34-4)
       上一辑介绍了渔人码头的两家店铺,店面不大却生意十分兴旺的景致。很受网友的欢迎。这一辑将离开渔人码头,来到旧金山另外两处景点:一是九曲花街;二是上城街景及其他。
       所谓九曲花街,美国官方正式名称为伦巴底街,是一条旧金山市东西方向贯穿Presidio区及Cow Hollow区的街道。
美国游记(34-4)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拍照的渔人码头的LOGO。和上一辑的那一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比上一张更清晰。

美国游记(34-4)
 这是很久以前的火车轮渡,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
美国游记(34-4)
      这是出海的一个售票处。
美国游记(34-4)
 旧金山这就是很出名的那家酸面包总店。
美国游记(34-4)
       九曲花街是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当初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是为了使繁忙的交通有所喘息而设计建造的,如今却成为旧金山最吸引人的一条街。九曲花街其实很长,在Hyde街与Leavenworth街之间的一个很短的街区,却有八个急转弯,因为有40度的斜坡,且弯曲像“Z”字形,所以车子只能往下单行。
美国游记(34-4)
       街道上遍植花木:春天的繍球;夏天的玫瑰和秋天的菊花,把它点缀的花团锦簇。在花街高处还可远眺海湾大桥和科伊特塔,如不开车,可顺着花街两旁的人行步道,欣赏美丽景色。不知是季节的原因还是但是没有注意,没有看到很多的绣球,倒觉得走进了一个小型植物园。

美国游记(34-4)
       该街道一直向东伸展﹐经过俄罗斯山,电报山后,尽头是旧金山海傍的Embarcadero区域。它是全美国最弯曲的一条街道,短短一段路上一共有八个急弯,只允许由Hyde街驶向Leavenworth街,下坡方向的单向通行,而Powell-Hyde线缆车则途经此路段的起点(也就是最高点的街口位置)。
美国游记(34-4)

      街口位置从这张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出道路的坡度、宽度和大弯角度,在这里开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车辆刹车性能必须很好,不然后果是不言自明的;二是必须有娴熟的驾车技术和胆量。
美国游记(34-4)
       来到旧金山,游客大多要来这里考验一下自己的驾驶技术。车道两边的花坛里种满了玫瑰,街两边家家户户也都在门口养花种草,花开时节,远远望去,有如一幅斜挂着的绒绣,美不胜收,“花街”的美名,因此而来。
美国游记(34-4)
       这是九曲花街两边的民宅,与九曲花街浑然一体,协调和谐。
美国游记(34-4)
       花街之所以能在美国大名鼎鼎,应归功于那盘恒九曲的陡峭山路和花艳草碧的匠心设计以及两侧房屋的独特造型所致。
美国游记(34-4)
        登上九曲花街最高处回首眺望V字路阳坡路面, 远望九曲花街V字坡路左边的旧金山市的山海风光, 九曲花街的两侧都有人行道供游人步行上下。

美国游记(34-4)
       斜街是旧金山的一大特色。从浪巴街到利文街这一段是一个大下坡,市政当局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特意修筑花坛,车行至此,只能盘旋而下,时速不得超过5英里,这段街道因此有“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之称。
美国游记(34-4)
       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从这个角度极目远望很远的海景和大海。一条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与1923年而修建的公路,在不到100年的时间,竟变成了世界著名的景点,真的应了中国一句老话:无意插柳柳成荫。
美国游记(34-4)
      这里接近九曲花街的终点,但这条路还是很长的。而且依然很陡峭。

美国游记(34-4)
这是在九曲花街的终点往上拍照的景致。
美国游记(34-4)
       下面一组是沿街拍照的街景,主要是让大家看看一般美国人的商铺,而这种商铺在美国是比比皆是,大商店很少。
美国游记(34-4)
       沿街的商店没有整齐划一,而是各有特色,从颜色到房型,从装修到LOGO你不但看不到相同的,就是相似的都没有。

美国游记(34-4)
       有图有真相,网友可以自己慢慢看,看看是否有相似的或雷同的。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旧金山是目前所见过的最浪漫的山城。比青岛、比重庆都陡峭,大于40度的陡峭公路是比比皆是,而青岛和重庆只是几条路而已,而且短。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这条路有多陡峭了。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在旧金山市如果没有一定功夫的话,一定会很累很累的。如果是上坡,行人是要前弓腰的;如果是下坡,你又要后倾。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这是坐在SUV车的后座拍照的,都能看到车前发动机盖,有驾车经历的网友就能想象到路有多陡峭了。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美国游记(34-4)
        这是偶然发现的一家学校,可能不是正门,没有学校的门牌,而且则面的墙密封的也相当严密,学生的隐私绝对得到保护。在美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与美国大人合影,他(她)们是很乐意的,但与他们的孩子拍照,他们是相当反对的。
美国游记(34-4)
        这是通过一个缺口拍照的学生们在运动场上活动的景象。通过这张无意之中拍照的照片,网友们可以看看美国孩子是如何上学的,他们的校园是什么样的,反正我看了之后深思良久。你可以说是一孔之见,但我是坚信窥其一斑而知全豹的道理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