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人物之九子游

(2018-01-15 11:41:27)
标签:

孔子

论语

孟子

文哲的博客

子路

分类: 先秦七子

    子游(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受颜氏之儒曾子排挤,由于祭礼意见不合于曾子师弟。

    (小敛之奠,子游曰:"于东方。"曾子曰:"于西方。")

    而被迫离开鲁国,是南方之孔子学说的传播者。子游的儒学思想曾为历代人们所推崇,元代翰林学士张起岩称:"夫以周之季世,列国争雄,功私是尚,以吴人乃能独悦周公之道

    由于子游及其弟子著作没有被保存下来,对"子游氏之儒"现今知之甚少,仅按当前的文献始末顺序,作一个先后编排。兹列如下:

正史

    1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以为子游习於文学。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传述

    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

   1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3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9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论语·子张》)

书记

    10 公孙丑问曰「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孟子曰:「姑舍是。」(《孟子·公孙丑上》)

    11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滕文公上》)

    12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 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只敬之,曰:此真先君子 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 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士君子之容:其冠进,其衣逢,其容良;俨然,壮然,祺然,蕼然,恢恢然, 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是父兄之容也。其冠进,其衣逢,其容悫;俭然,恀然, 辅然,端然,訾然,洞然,缀缀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

    吾语汝学者之嵬容:其冠絻,其缨禁缓,其容简连;填填然,狄狄然,莫莫然, 瞡瞡然,瞿瞿然,尽尽然,盱盱然;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瞑瞑然;礼节之中, 则疾疾然,訾訾然;劳苦事业之中,则儢儢然,离离然,偷儒而罔,无廉耻而忍謑 --是学者之嵬也。

    弟陀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 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 君子固不用力 ":是子游氏之贱儒也。彼君子则不然:佚而不惰,劳而不僈,宗原应变,曲得 其宜,如是然后圣人也。(《荀子·非十二子第六》)

13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夫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礼记》

佚史

    1 元。翰林张起岩称:"夫以周之季世,列国争雄,功私是尚,以吴人乃能独悦周公之道,北学中国,身通受业为孔门高弟。列于文学之科,又为鲁所器重,委以民社。推引学道爱人之语,以诗书孔乐熏陶其民,弦歌之声复闻于今……"

    2 明。翰林周洪漠

    《重修丹阳公祠记》中写道:昔者吴公言子游为勾吴人而悦吾夫子之道,壮学于中国,卒能以文学擅科而得夫圣人之一体,至其宰武城也。夫子入其境,而闻弦歌之声乃喜而戏之曰:''割鸡焉用牛刀。''公以实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群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3 明。大学士李贤

    《重修武城儒学记》载:"昔者言偃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而民皆化之,兴起弦歌之声,……吾君果能体言偃之道以教民,而民之所感化者必不异於言偃之时,所化之民,是能继言偃芳躅也

    4 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