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百六五、职官一览

(2014-05-25 07:38:44)
标签:

108将

梁山好汉

水浒

宋江

阮小二

文化

分类: 水浒

 

    《水浒》中使用的官职名称,符合宋代情况,说明作者的严谨,是全书现实主义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次列出,并略加说明。  

第一回  

    殿头,内侍阶官,后改名为右侍禁。  

    宰相,宋代宰相一职如侍中尚书令等多为虚号,左相右相的具体称号多次变更,如同平章事左仆射右仆射太宰少宰等。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副宰相之职。  

    翰林学士,起草诏令等重要文件的官员。  

    内外提点殿前太尉,宋有殿前都指挥使的武职,亦被称为殿帅。太尉是秦代最高的武职,至宋代已是一种尊称虚号。提点是一种官衔,所谓内外提点,即军权极高之意,也只是虚号,用在无能慵懒的洪太尉身上增添其可笑而已。  

第二回  

   府尹,宋代开封府、临安府、河南府、应天府、大名府设府尹为长官,不常置,一般即以知府为长官。  

    殿帅,即殿前都指挥使。从高俅作威作福情况看,他这个殿帅府太尉并非虚号,而是有实际军权的。所谓殿帅府,即殿前都指挥司,简称殿司,第五十六回宿元景也是殿司太尉,与洪太尉、高太尉职位相同。  

    都军,军中百人为一都,大小统兵武官皆可泛称都军。  

    监军,即都监,或称兵马都监,掌屯戍、边防,知州知县亦可兼任。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即此等武官。第十二回梁中书手下都监为李成闻达,统领着许多军马,是实际领兵之人。第三十二回有都监黄信。      教头,军中武术教官。王进,林冲,徐宁皆是。  

    经略相公,即经略使,管一路军民之政,可兼知州知府、马步军都总管。      里正,乡一级基层政权职役,即乡长之意,由乡村第一等民户充当其职。  

    县尉,负责本县治安的官员。  

    都头,县里的统兵武官。后来武松亦曾充当此职,朱仝、雷横皆是。  

第三回  

    提辖,统兵武官,兼教阅兵士,维护治安,可由知州兼任,本回书里知州亦称府尹,不兼此职,而鲁达之上尚有渭州经略使,可见渭州在军事上较为重要。  

    缉捕使臣,州役或县役,负责侦查捕捉犯人,手下有若干做公的。      观察,州有观察使,为寄禄官员,不驻本州。本回王观察其人,实任缉捕使臣之职,第十七回有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亦称何观察。这观察二字,本可以作为对做官之人的尊称来用,如第五十六回,金枪班教师徐宁被邻居称为观察,他被赚上山,宋江亦称他观察。  

   廉访使者,本来叫做走马承受公事,隶属经略使,代皇帝侦伺当地情况,后来易名为廉访使者,权力上升,与经略使抗礼,干预军旅刑狱等事务。鲁达说他任过关西五路廉访使,但看来他没有做到这么重要的官员,情急之中以大言压制镇关西而已,他实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下属的提辖官,调到渭州小种经略相公这里仍任提辖。  

   坊官人,坊是城市里的基层行政单位,坊上有厢,坊有坊官,厢有厢官。    坊厢里正,即所谓坊官与厢官。  

第七回  

    虞侯,一种副职,低级武官有将虞侯,中高级武官有军都虞侯侍卫亲军步军都虞侯侍卫亲军马军都虞侯殿前都虞侯等,此回陆虞侯可能是个低级武官,与林冲为友,林冲作为教头也是低级军官。      承局,低级军官,位在将虞侯之下。  

第八回  

    孔目,衙吏之首,总管狱讼、账目、遣发等事务。  

    使臣,最低等武官的总称,士兵以军功可升为使臣。本回两个防送公人把林冲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这使臣房,似为防送公人的办公与休息室,就在里,防送公人的级别也就相当于使臣。第二十七回武松被下在牢里,王婆是重枷钉了,禁在提事司监死囚牢里,第十八回,白胜的老婆也锁了,押去女牢里监收,第六十六回有孔明孔亮已从司狱司后墙爬将入去,后又有孔明孔亮早从牢屋上跳将下来,可见,州县有专门监狱牢房,牢狱内的详情,可见于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宋有提刑司,负责一路之司法刑狱等事,所谓司狱司提事司,即指此司。  

第九回  

    州官大尹,即知州,有时也称府尹、太守、知府,为一州之行政长官,可兼管本州军队。  

    管营,囚禁流配罪犯之所称为牢城,管营即牢城的最高长官。  

    差拨,牢城内仅次于管营的长官。  

第十二回  

    殿司,殿前都指挥使的简称,  

    制使,当为制置使的简称,统兵武官。  

    节级,军头、将虞侯、承局、押官等低级军职的总称。牢狱里的监狱长也被为节级,如神行太保戴宗。  

    推司,审讯部门,宋有推官和推勘官,皆主审讯。  

    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宋陪都之一的北京(今河北大名)最高长官。  

    太师,宰相之首,或对少数元老重臣的尊荣加官。  

    指挥使,一种统兵武官。呼延灼在受招安后被任御营兵马指挥使,衔较重,但未必给他实际兵权。  

    团练使,武官之一种,其上依次还有防御使、观察使、承宣使、节度使,皆为寄禄,不驻本州府。第二十回有济州团练使黄安,第二十九回有张团练。第七十八回列有十个节度使。吴用后来被朝廷授为承宣使。      统领使,即统制,为统兵武官。第三十二回秦明为青州兵马统制。其都统制者,亦称都统,可统制诸军。第五十二回形容高廉帐前都统、监军、统领、统制、提辖……各各部领军马……出城迎敌。第五十四回呼延灼为汝宁州统军司都统制,是级别较高的武官。花荣、李逵等七人后来被朝廷授为都统制。  

    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皆低级武官。  

第十三回  

    知县,一县的行政长官,可兼本县兵马都监,总治一县兵民之政。  

   保正,乡级基层政权职役之一,负责一乡治安或数村的治安。《水浒》第三十一回各乡、各保、各都、各村,尽要排家搜捉,这里,乡与村是行政系列,都与保是治安系列。保正全称为都保正,下属有大保长和保长。晁盖被称为晁保正,他负责的治安范围至少在数村之内。  

第十八回  

    押司,州县以至中央机构里较高级的吏人,分担某一方面事务。  

第十九回  

    捕盗巡检,州县有巡检司,职责为捕盗,连称为捕盗巡检,领有兵马。缉捕使臣所领不是兵马,是做公的,可见二者平列,各司其职。第十九回老爷生长石碣村,禀性生来要杀人。先斩何涛巡检官,京师献与赵王君,这里,何涛巡检是分开说的,指的两个人,不是一个人。第六十三回人称为大刀关胜,现做蒲东巡检,屈在下僚,可见关胜是在县里做巡检,下面又有来到蒲东巡检司前下马之句,说明着县有巡检司,可见《水浒》涉及宋代机构与职官时,一笔不苟。  

第二十三回  

    机密,为机宜之误,宋代主管机宜文字,或主管书写机宜文字的吏员,亦称机干,因为同时干办公事。  

第三十二回  

    知寨,险要处设寨,以知寨为长官,统有兵马。所谓清风寨有文知寨武知寨二职,是以文官制约武将,与以枢密院制约殿司的情况一致,当不是作者杜撰。  

第三十九回  

    通判,州府副长官,有监察之权。通判之义正如字面,是州府参与签判文件的人,虽为副职,而自有职权,知州知府不敢得罪他。因此黄文炳作为闲居通判,其尖刁刻薄,就更有所由更可想象了,《水浒》现实主义之文心于此可见。  

第五十四回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以文官为枢密使,起以文制武的牵制作用。《水浒》写道,高太尉就于帅府着枢密院拨一军官,赍擎圣旨,前去宣取……呼延灼,以发兵讨伐梁山。这一句侧写高俅妄自尊大、把自己凌驾枢密院之上。第六十三回东厅枢密使、七十五回拜东厅枢密使童贯为大元帅,枢密院原称西府,此处大约故意写为东厅。  

五十五回  

    甲仗库副炮手,甲仗库即兵器库,宋有火炮,以抛石机投射火球,又有霹雳炮,以纸裹石灰硫磺,爆裂为烟雾,眯敌军人马之目。副炮手即炮手之副,梁山好汉凌振绰号为轰天雷,原为官军副炮手,被高俅授予行军统领官,所用物资有烟火、药料、炮石、炮架,手下人有三四十个军汉,他会做诸色火炮,他所放风火炮金轮炮子母炮当是火炮与霹雳炮之具体种类。  

第六十三回  

    三衙太尉,三衙为宋代掌管禁军的军事机构,为殿前都指挥使(殿前司、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马军司、马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司、步司),太尉即这三衙之长官。  

    衙门防御保义使(兵马保义使),宋有保义郎,即右班殿值,武臣阶官名,或内侍阶官名。宣赞为衙门防御保义使,与此类,从书中看,他属步司太尉辖下武官。  

第六十七回  

    谏议大夫,言官,朝政有失、大臣有误、百官有错,皆得上书进言。  

第七十九回  

    参谋,参与军事谋划之官。  

    御史大夫,监察文武百官的最高官员。宋以御史台为监察机关,以御史中丞为长官,并不专门任命一人为御史大夫,但可作为称号奖加,称为加官。  

第八十三回  

    中书省院官,即中书省的官员,如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中书省是为皇帝掌管册文、宣布诏令、批复奏疏等政务的机关,下属有兵房工房等部门。  

    厢官,处理京城四厢(四面之意)民间诉讼斗殴的知县级小官。《水浒》写中书省差到二员厢官前来赏劳即将启程征辽的梁山好汉,是一种讽刺,意谓中书省渺视梁山好汉。事实上这两个厢官出言不逊,惹恼了梁山小卒,小卒骂道量你这等贼官,直些甚鸟,手起一刀飞去,杀了厢官,发生了陈桥驿的悲剧。  

第一百十九回  

   安抚使,负责治安的长官,以知州知府兼任,并兼马步军都总管。宋江被任为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却不兼任知州,《水浒》写此不是漏笔,而是暗示朝廷实以知州监察节制宋江。  

    兵马总管,为较高的武官,受招安后的关胜被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名衔是较重的,不过,北宋末年此职已虚,关胜所获也许就是虚职。  

    武功大夫,即皇城使,或皇城司,为武臣叙迁之阶,用以寄禄,不任事,无职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