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情极之毒”

(2013-05-07 16:44:27)
标签:

浅谈

红楼梦

常见

于黛玉

注解

分类: 红楼梦

浅谈“情极之毒”

    脂评中说宝玉有“情极之毒”,“情极之毒”是用情至深,深到可自伤,可自残,可弃世。之于人,犹如人之命根,只有两类人能舍。一是大智慧如佛祖和庄周之类的圣贤;再一类就是情极之人。《红楼梦》中的宝玉就是后者。至深处浓时,往往难免有求全之毁,求真之痛;又多情之人,心为物所系,易为物而感伤,故必历尽情之磨难和情劫,当大苦恼;若当情毁情灭之时,痛定思痛之日,往往是看破和放下,亦是大苦恼告破之际,此时当得大解脱,大自在。情极之因顿作绝情之果,此亦脂胭斋眼中之宝玉之情极之毒乎!

    若说中情极之毒的人其结果是看破后的绝情乃至绝命,那么,这情极之毒盖因人之情根至深,情孽深重,最后,导致为情为痴,而情而狂,走向情极

    事实上,林黛玉也同样如此,宝玉的悬崖撒手对黛玉同样起效,这样的情绪可以在《葬花吟》中看到,《葬花吟》通篇都渲演着自伤自残以至弃世的情绪。其实在悲剧酿成之前,如若今天我们常见的分手,宝玉对黛玉同样会悬崖撒手,也是对自己的撒手。

    金钏和晴雯亦是如此。金钏是王夫人的丫鬟,因与宝玉偶然的戏言,被王夫人发现而一怒之下逐出贾府;金钏不甘受辱,也惧怕被逐后的走投无路,于是投井自尽。晴雯则因为长的太好,放在宝玉这位多情公子身边不放心,故也遭到了被逐而横死的命运。金钏和晴雯皆因宝玉之多情,故招来横祸。

    至于黛玉,实是因情而亡。在第三十二回书中,宝玉忍不住对黛玉诉说出了肺腑之言,有这样一段话:“……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了。黛玉之亡皆因情致病,最后情灭而亡,此亦宝玉之情极之毒也。

    再者,宝玉因始终不忘死去的黛玉而悬崖撒手,致使宝钗在绝望中死去,此亦情极之毒的最好注解,而宝玉的出家,亦是情极之毒的最终结果。

    天下之男女,谁不为情种,但唯有心怀大爱如宝玉者,其用情唯深唯真,必当大苦恼,得大悲苦。然世人毕竟是憎人者众,心怀大爱者鲜。通常的人是在幸灾乐祸中找到了平衡,淡漠了苦难,亦在不情中晃荡迷糊着,于一生中没有醒来的希望。冠涛丫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