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为什么崇尚“水”?

(2013-04-26 17:42:42)

老子为什么崇尚“水”?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始祖老子,十分崇尚。在《道德经》第八章里,老子发出了上善若水的感慨,认为水德是最崇高、最完美、最善良的品德。

     老子崇尚的第一个理由,是因为水性柔弱,正好体现无为的基本精神。无为的核心价值观,是老子竭尽全力而推导的政治主张、政治策略、政治方针。老子希望实行无为而治,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的目的。老子认为,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但是,它却能够穿透坚硬无比的石头,这就是水滴石穿的道理。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里,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其意思是:水这个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说明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因此,使认识到无为的益处。在《道德经》第八章里,老子还告诉人们如何学习和坚持水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就是要求人们,做上善之人,必须做到七善,要居处善良之地,保持沉静之态,秉承真诚之举,恪守信用之言,善治无为之政,发挥自身之长,把握有利之机。

     老子崇尚的第二个理由,是因为水总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正好体现不争的基本要求。水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在非人为干预、干扰、干涉的情况下,水总是从海拔高的地方不断流向海拔低的地方,总是停留、停滞、停顿在相对最低的地点。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水往低处流的通俗而真实的道理。不争的重要人生观,是老子竭尽全力而推行的社会主张、处事策略、待物方针。老子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不争处下以下,象水一样善于卑下。在《道德经》第八章里,老子感慨水的这一特征: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因为,一般人奉行人往高处走的信条,厌恶处于卑下的地位,而水则天性喜爱最低的地方、不顾一切地奔向最低的地方、心甘情愿呆在最低的地方,所以说,水德是近乎于的。由此,老子总结出一条经验: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之人,只所以赢得不争的美德,是因为他没有过失,人们对他也就没有怨尤。

     老子崇尚的第三个理由,是因为水能够滋润万物,正好体现的基本功能。世间万物,发生、发育,都离不开水,如果没有了水,万物俱灭,人类也将无法生存,水是这个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基石。是老子竭尽全力而推崇的最佳世界观,在老子心目中,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永续的基础元素、基本因素、基点要素。在《道德经》里,老子在反复地阐述、阐明、阐释的性质、功能、特征等,比如,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里,老子指出: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其意思是: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但是,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老子还说: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这就是说,侯王如果能够依照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里,老子又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语中的:是世间万物之源,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与水一样重要。

     总之,老子崇尚,就是用水德,以形象、具体、生动的手法,来传播、传授、传导他老人家首创的的要旨。钟鸣夏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