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弃疾的爱国精神

(2013-01-12 10:54:18)
标签:

爱国精神

兴亡

写照

燕子

句子

       辛弃疾的爱国精神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深山闻鹧鸪。

    郁孤台下的清江水,江水不断奔流,水流中有多少,百姓苦难的眼泪在流淌。遥望西北的汴京城,可惜视线被重重高山遮挡住。而重重青山遮拦不住清江,清江水终究要向东方流去。独立在暮色苍茫的江边,心中涌起无限愁苦,又听得深山里鹧鸪在声声哀啼。

    此词是辛弃疾在江西赣州所作,他借山怨水,抒发他心底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他在郁孤台上看到受难的百姓成千上万渡过赣江,感到失地难收,愁上加愁,由此可见辛弃疾一筹莫展的爱国情怀。

    在江西的上饶地区的阳原山,是辛弃疾的安息之地,我曾到过他的墓地,只见阳原山松涛阵阵,风声习习,吹的人心里很冷很冷,辛弃疾活着的时候没有实现复仇的国恨,永远地留下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遗憾,他后来流落在江南,过着飘泊的隐居生活,身为豪杰,却报国无门,他求田问舍,过着茫然的生活。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千年万代的江山一如当初秀丽,可孙权那样的英雄,再也寻找不到了,歌舞升平的舞台和英雄豪杰的伟业,都在历史的风雨中顿失。荒草野树在夕阳的映照下,眼前那人所周知的街巷,都说是三国时的刘裕曾在这里居住,可想他当年,定是手执着金戈,骑着战马,如猛士一般追杀着强虏。元嘉年间,刘义隆的北伐实在过于仓促,,即想建立奇功又想封住狼居山,只落得惊慌失措的狼狈逃跑。43年过去了,向北眺望中原,记忆依然犹新,那抗击金兵的战火燃烧了整个扬州路。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回顾也是枉然,来到佛狸祠,山鸟争食着祭物,虽然人们还在擂响战鼓,可是谁会去问一问,那卫国时的老将军廉颇,他是否还能象以前一样饮食一如当初?

    辛弃疾是在这首词里借孙权的英雄业绩来写这首悲愤的词的,抒发了自己的一腔救国之情,南归已43年,可朝廷昏庸无人,自己的壮志难以实现。他的词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历史场面之中,如“江山血与英雄泪”,和“醉里挑灯看剑与沙场秋点兵”,还有“独上高楼与天凉好个秋”,及“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请何人,唤取红袖,揾英雄泪。

    南方的秋天,天空晴朗的一片蓝天无际,水天相连,秋色无边无际,极目远望远处的高高底底的山峦,,碧绿的江山如画般美丽,如诗一样美丽的江山引起人心中的新愁旧恨,落日在夕阳的映照下有城楼的影子,天空也有孤独的燕子在哀啼,辛弃疾这个江南的游子,在楼上伫立,一次次手拍城楼的栏杆,却无人知道并领会辛弃疾的登楼之心意。不必说鲈鱼的滋味有多美味,尽管秋风又将要萧瑟西起,辛弃疾不愿为个人的利益而无视国家,所以弃甲归田,刘备才华横溢,恐怕无以相见,叹年华如水流逝,连树木也难逃衰老,人又怎么禁得起风雨交加,该请谁来为英雄拭去痛苦的眼泪。

    辛弃疾的这首词是宋词的不朽之作,他写出了自己的压抑心情,表明自己不愿意以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的风雨飘摇,读来可歌可泣,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抑郁,常常为国家潸然泪下,悲痛不已,通过这首词,可以看出他一心抗金复国,抱着北定中原的将相胆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字幼安,是南宋时期的爱国将领,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词人,他“上马能杀敌,下马能草檄”,文能独创一家词风,武能指挥千军万马,有浓烈的爱国情怀,和雄杰的报国之志,有卓越的军事思想和政治主张,可惜当时的皇帝并非开明之君,一代英才被弃之不用,他的利国利民的政治主张在当时的历史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于是,他过早的过长的经历了世事之沧桑,期待之痛苦。为了摆脱这人生的磨难,他向当朝皇上要求归隐田舍,以求人格的自我完善,他整个的生命重心是就是他要收复中原、抗击金寇的意愿,从他的词中,不难看到他对中原沦陷的悲痛,眼前万里江山的豪情,使得我们好象面对一个拔剑四顾举足茫然的疆场战士,同时他的词里也有婉约之情,隐藏着许多还未说出,却又被读者感觉得到的东西,精彩的句子令人叹之,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他的词是他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寄托慷慨悲歌的唯一方式。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的这首“暮春”,是他悲愤郁结的宣泄,这时他的年岁大了,报效国家的日子也不多了,“春且住”的呼唤令人触目惊心,有重大的政治和现实意义。词的大意是:还经得起几番风雨的折腾,春天将匆匆归去了,因为珍惜春光,常怕花儿开的太早,更何况,开放的花朵已凋谢了,似流水无情,春天啊,你且留步,据说是芳草萋萋直到天涯,阻断了你回去的路途,埋怨春光啊,它不同我推心置腹……。后面的意思不说大家都知道是写的当时政治的昏庸。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这首词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他写出了他被迫隐退到江西的上饶之后,全力描写元宵节、正月十五的热闹场面,写出了一个超越了世俗的形象,孤高独特,淡泊高雅,不甘流俗的自我的写照,一句惊人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含蓄之深。词的大意是:象东风吹开了千万树银花,,又象是天上的繁星纷纷吹落,骏马宝车和着芳香弥漫的花朵,整夜里龙灯飞舞……。这首词是他的多彩之笔,他在文学之外寄寓无限,这乃是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最为卓越之所在……。他以词风来抒发他的爱国忧民之情,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而辉煌的文学遗产,写出了他对祖国的浓烈的情,他对江山无私的大爱,让我们后人也非常热爱他,他的词深受欢迎,被流传了下来,而且流传很广,影响至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