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觉诗歌——虚实千里共梅香

(2011-07-31 22:40:59)
标签:

高适

关山

宋体

塞上听吹笛

梅香

杂谈

和色和香,洒满大唐关山月

风吹一夜,虚实千里共梅香

 

感觉诗歌——虚实千里共梅香

 

 

    我曾写李白的《静夜思》是“千里共婵娟”;曾写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是“千里共杜鹃”。今天我读高适《塞上听吹笛》,便就灵感出“虚实千里共梅香”的话题。现读原文:“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700765),字达夫、仲武,汉族,河北省景县人,唐代边塞诗人。在唐诗中,《塞上听吹笛》是我最爱的一首边塞诗。因为,它宁静而致远,它清丽而祥和,它虚实而和谐,它高远而深长。

    读诗如听笛,我听出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般的音符,清越又甜美,只因那是故乡之梅的清香,在月明边塞的上空绽放。细之,《塞上听吹笛》的成功,就在于它构思巧妙,虚实相间。诗以羌笛何处与雪净月明虚实交错,从而构成美妙阔远的和谐竟境,即听曲而“心形”。现在,我试析如下。

   实景一幅画,雪净开朗,明月宁静:北方,北方;边关,边关。春风吹雪干干净净,新绿一眼点点漫漫。夕阳依在远山的肩上,暮色缓缓地为山野披上灰色的袈裟。远天飞起轻尘,牧马战士一声鞭响,击碎傍晚的静寂。归来了,马群奔驰晚霞,马嘶声声营房。接着,大地恢复一片静谧平和。天蓝如湖,月亮被一方白云擦拭着脸而出,流泻靓丽,写意圣洁。大漠胡杨张望,边防了望楼屹立。忽然,不知那楼何人吹笛,是羌笛,清脆高亢,婉转悠扬。

   虚景一笛香,写声成象,设问出香:笛音一种熟悉,那是南方《梅花落》的曲调。羌笛悠长清丽,羌笛如泣如诉,吹柔了战士远离故土的心。再屏息静听——是风,是笛,是梅,是香,是落梅的花片香,四处飘散。一幅幻景——遥远的花香,乘着月光,从家乡千里迢迢而来,真是千里月光大道,真是千里梅花飘香。羌笛,羌笛;梅香,梅香。和色和香,洒满大唐关山月;风吹一夜,虚实千里共梅香。

   一句“何处落”,其意谓风而传笛,不落而漂荡,梅香满关山。但是,诗眼在开句“净”和“还”二字上。主题隐含——春天来了,胡马北还,狼烟暂息,边关危解。这样,“雪净”也就有了几分象征和平的意蕴。而羌笛有感而不伤,梅香有思而漂荡,则是诗的主题深化,即和平了,可以回家了。

   一诗安然祥和,一诗柔情蜜意,一诗和平向往,一诗千里梅香。(1000字, 201181日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