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我不是潘金莲》,荒诞的故事折射冷漠的时代

(2016-11-23 09:49:19)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hC5muI0f1kmqRVHAB0RexYH814sLc8CgdabG1EgibyicP4wEGEUcwhd3ZAhibUEDiaWYBBN39zic2wSsgTxdSFTbj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圆形画幅”、

“冰冰封后”、

“冯小刚炮轰万达”

《我不是潘金莲》的话题接踵而至,观众的胃口被充分吊起来,不夸张地说,《我不是潘金莲》是今年关注度最高的国产片。然而,视觉的变化能否得到观众认可?影片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赢得大家的广泛关注?抱着想一探究竟的心观看了这部电影。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hC5muI0f1kmqRVHAB0RexYH814sLc8CibLfJDudpqgR4IEVuxWBVF6jALub6pQMe1p31mYibCOSyKicv0C0x959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电影开始,雨中青山,江上渔船,李雪莲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配上古风锣鼓的音乐,既有山间的空灵澄澈,又有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而故事却在这圆形画幅的写意山水画之间陡然变了风格。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ShC5muI0f1kmqRVHAB0RexYH814sLc8Ck5kGjImgx08pJsIp381X5TictZibk2qYpu9ynUL5ogYZtgjOCOY5tHibg/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影片放映中,电影的镜头从圆到方,从方再到圆,通过变化时间的截点可以看出其深刻的含义。李雪莲坐着火车去北京。火车经过一段隧道,圆形随着视野渐渐开阔,直到切入方方正正的北京,摆脱了具有窥探视角的圆形,严谨规整的方形与中央、政治、权威的寓意完美对应。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hC5muI0f1kmqRVHAB0RexYH814sLc8CyVfDbV9KIaZxqkzpYfwgjzwIgZ3AzA8uaLfPPNNqYFo3p72dZ7Ahu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再看方变圆,在京城闹出了不小风波的李雪莲,却还惦记着自己未白的冤屈。在寺庙内部,透过窗户记录低头走过的李雪莲。窗户是圆的,颇有古意。从此,画幅转回圆形,李雪莲又成了那个被困在小圈圈里、四处碰壁的受冤妇女,圆形就好比传统社会。视觉上的变化带来了视角的转变,方圆的变化呼应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让观众可以很宏观冷静地看待整个故事,这种冷静让我们看着人物的痛苦发笑,荒诞之感也油然而生。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ShC5muI0f1kmqRVHAB0RexYH814sLc8CrZhSlttzWhVKONKnaREjkkH9aGSeL874PDxPe86LoB1CqficCf2EqjA/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观看完整个电影,联想到一部戏剧《等待戈多》,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的荒诞如出一辙, 女主角李雪莲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为了生二胎,她和丈夫假离婚。但是前夫很快另娶他人,李雪莲又急又气,孩子也流产了。她去找前夫评理,前夫说:“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为了纠正这句话,李雪莲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10年交道,吃尽了苦头。最后,处理她这件事的官员被撤职,前夫意外身亡,一切都被告结束。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hC5muI0f1kmqRVHAB0RexYH814sLc8CA1LvQTYxmImPtrbWiaAhh5srEC89oXQWYgpYOuWIFFvsu7gYPyJn4V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我不是潘金莲》尝试着用嬉笑怒骂的刀子去图解人情冷漠的时代。李雪莲的冤大么?在她看来,天一般大。但如果和现实的上访户一比,她的冤屈不算大,这样的问题在中国,轻如鸿毛。就是这轻如鸿毛的芝麻小案,层层官,层层吏,办不下来。为什么?电影之中由女主角诬告、误告和上访,引起了政府的一系列反应更引人深思。上访了十年,李雪莲决定放弃上访,可层层官员却不相信,对她的一举一动更是提心吊胆。官员们相继来找李雪莲,但出发点却都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这部电影塑造出的人物很鲜活,让我们很自然联想到生活中的人物。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ShC5muI0f1kmqRVHAB0RexYH814sLc8CndPq6mrWSg7cMNAXoGAOB9E8oBdl3pdYtuOCYLiaFq1mH3IZMmEpY8g/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我不是潘金莲》真正的精髓在我看来并非是它的艺术价值,而是它用一个荒诞的故事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了观众普遍的共鸣。像李雪莲这样的女性有很多。她们身上有着一股“轴”劲,归根到底,只是想得到社会的认可,正如刘震云在原著中写道:世界上有一个人承认她是对的,她就从此偃旗息鼓,过去所受过的委屈也不再提起。可连那个懂她的牛都死了,似乎再没有谁能替她证明了。在如今法治社会中,疏忽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关心和理解。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hC5muI0f1kmqRVHAB0RexYH814sLc8CCNjibKsFgoUwdOnnticELoMXtfqunbSTe7g0LkvAFTNal8sNRAnmlf0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