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的二儿子要办喜事了,家里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一派喜气景象。只是没有洞房,洞房在女方家。按农村的说法这叫倒插门。女方迎娶新郎。吹吹打打,自然比男方家热闹。
表弟一身崭新笔挺的西服,好不魁伟挺拔。看得出他很高兴,这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它可以永远走出这座挡着他梦想的大山了。今天走出这大门,他就是城里人了。心中也许有无限的憧憬,前面有多少未知的幸福和考验在等待着他。他并不多想,也不想多想。他现在正向想象中的幸福靠近。
一串鞭炮和一辆轿车接走了表弟。上车的时候,表弟对着小姨低声叫了一声妈。我看见回过头的小姨眼里含满了泪水。那一刻,我的心紧了一下,一股凉意袭来。
看着车在视野中渐行渐远。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味。
表弟一表人才,心灵手巧。之所以今天会倒插门,是由于十多年前家里的一场变故。
这曾是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姨夫勤劳能干,小姨贤惠善良。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也殷实。可一场意外的车祸,砸碎了姨夫的头,也砸碎了一家人的幸福。一家人哭的天昏地暗。小姨病了一个月,等重新下床的时候,一下子老了许多,从此,再也离不开药片。
小姨家有三个儿子,都在上学,一个上高中,一个初中,一个小学。山里地多,一个女人怎能撑起这一片天。况且,一个瘦如秋菊的女人。那日子的艰辛,是难以想像出来的。
于是,两个弟弟先后辍学,他们知道,家里没能力供养他们读书。从此,他们在家帮母亲干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知道,在地里挖不出多少硬币。于是,随着村里的打工队伍出去寻梦。村里的劳力大都出去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的人。
外面的钱并不好挣。两个表弟,一去就是几年,他们在外究竟赚没赚到钱,小姨不知,她接到他们的钱没有多少。眼看,表弟们一个个变成了英俊的小子,眼看着别人家都抱孙子了,小姨担心起来了。
表弟们在外都谈了朋友,领回家的女孩一个个粉面桃花,水灵俊秀。城市的小姐怎会屈嫁山沟。况且家里的房子除了平房就是瓦房,山连山,峰叠峰。除了鸡鸣声和鸟叫声,只能听到山泉的哗哗声了。
无奈,小姨流泪做出了决定:“我们地址差,家里穷。只要女方家愿意,你们可以上门,我这里你们不要管,你们年轻,只要你们幸福,我就放心了”
这就出现了,表弟出嫁的场景。
像这样农村男孩嫁到城里女孩家的例子不仅仅是个别现象。
在这样的山村,附近的女孩大都嫁到城里,城里的女孩更别说嫁到这里了,这使村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男劳力也外出打工。村子在缩小,有钱人把房子买到城里,导致大片土地无人耕种,荒芜成草丛。从前的羊肠小道,现在大都被荆棘覆盖。儿时常见的羊群和牛群也鲜见了。走在记忆中的村子里,有的只是无限的惆怅的和惋惜。感慨颇多。
回不来了,逝去的欢乐山村!现在,谁在低头深思,是那青砖红瓦,还是依旧在山村上空袅袅的炊烟?
城市沸腾了,在车鸣声和机器声中欢呼。人挤人,车撞车。悲剧和喜剧一齐上演。楼在加高,心在狂跳,医院里躺满了各种病的年轻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那?
谁有功夫去想,谁愿意去想。
“快点,到点了”这是城市的声音。
大家忙着向前冲!
小姨告诉我,她们村原来有二三百口人,现在将近少了一半,村子里学生少,小学也合并了,离村子四五里路。也没幼儿园,由于路远崎岖,大人不放心小孩上学,都是到五六岁才去学。这和城市的早教差了一两年。
看着依旧贫瘠的山村,看着沧桑倦容的小姨,我似乎看到新婚的表弟正在新娘家客人面前敬酒。我的脚步沉重起来,虽迈出了村子,但心却留在了那里。伴着小姨孤独的念想。
附:小诗一首:
牵牛花
我转动着
细细的牵念
一寸一寸
向篱笆高处爬
风来了,扯扯我的衣衫
扭扭腰 ,走了
雨来了,敲敲我的牵挂
摇摇头,走了
我的孤独,艳艳地开放了
幽幽着香
星星你来了,就不要走了
陪着我的寂寞
说说心里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