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癌为何要首先强调辨证 胃癌辨证治疗效果独特

标签:
舌根胃病气滞血瘀胃癌胡维勤健康 |
分类: 老中医胡维勤 |
胃癌的发病较为隐匿,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因此,胃镜检查是人群筛查的最终确诊方法。
寻找胃癌早期恶变蛛丝马迹
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发现很困难,但仍有蛛丝马迹可寻。老中医胡维勤指出,胃癌的早期症状包括:
早期胃癌多见的症状是上腹不适,如轻度胃部疼痛、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部隐隐作痛,起初常被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并加以治疗,症状可能暂时缓解。如病变发生在胃窦部,可发生十二指肠功能改变,出现节律性疼痛,类似溃疡病的症状,也易被误诊为十二指肠溃疡而延误治疗。但这些症状都会在一段时间后复发。
食欲减退、厌食纳差、恶心呕吐、食后胃胀、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早期信号。食欲减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且不伴胃部疼痛的症状,若与胃痛症状同时出现并可以排除肝炎时,尤应引起重视。有些病人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嗳气而自动限制日常饮食,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乏力。胃癌的早期症状也可出现食后饱胀感并伴有轻度恶心。
北京老中医胡维勤表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均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常为黑便。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胃癌信号,而且呈进行性加重。
另外,北京老中医胡维勤表示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病理学上绝大多数胃癌是发生在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残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基础上的,因此部分胃癌病人长期有慢性胃病史,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胡维勤认为中医治疗胃癌疗效良好
对胃癌,中医有2000年以上的认识历史,临床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病机分析概括来说,胃癌病变重心在胃,但与肝脾有着密切关系。胡维勤指出:治疗胃癌重在脾胃。胃癌发病因素与饮食、情绪、病毒感染或家族基因等有关,多发于40-60岁,男性比女性约多3倍。一方面是由于人体正气虚,特别是脾胃功能虚弱造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制,情志不舒畅,逐渐形成痰火胶结,气滞血瘀而成。
北京老中医胡维勤表示:中医治疗胃癌方面,首要强调的就是辨证。辨证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胃癌治疗效果的好坏。中医治疗胃癌时,临床最常见的辨证分型有三型,即痰气凝滞型、瘀毒内阻型、脾胃虚寒型。所以,胃癌的辨证不能脱离脾胃病的辨证范围。在诊断时要注意脘腹胀满、疼痛、饮食、大便等情况,辨清气、血、寒、热、虚、实。另外,舌苔的辨证也非常重要。舌头(质)颜色发青发紫,这是阳虚瘀阻;舌中间舌苔脱落,这种情况多因气阴不足;舌根舌苔脱落,这是胃阴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