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是如何治疗的?胡维勤 中医胡维勤  胡维勤教授

(2013-02-24 13:54:40)
标签:

病证

阴阳

寒热

核心

胡维勤

健康

分类: 老中医胡维勤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是如何治疗的?胡维勤 中医胡维勤  胡维勤教授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难治的慢性疾病,简称溃结。据统计,每10万人群中发病率为:英国799;德国109;法国110;瑞士17.6;新西兰41.3;美国42。据报道,在美国约250万人患溃疡性结肠炎,其年门诊量25万人次,住院数2万人次,每年损失100多万工作日;我国尚无精确统计,但数据亦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溃结多寒热错杂证 

  中医胡维勤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初起多为气滞湿郁,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脾胃大肠,实证居多;日久不愈,脾胃受损,易转为湿热夹杂,多成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从临床的舌象看,患者多为舌淡边尖有齿痕,舌苔多为白腻或黄腻,是脾有虚寒、胃有湿热,乃脾虚胃热、湿热蕴结之象。所以,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应以脾胃为核心,临床有脾胃不调、寒热错杂的表现证实了这一点。 

  此外,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过程看,多是缠绵难愈,病程较久。根据“久病入络”的理论,推测病人“瘀血”的病理改变,根据结肠镜检查可见溃结患者肠黏膜充血、出血、溃疡等病理改变,也证实“瘀血”的病理存在。因此,溃结的病理变化是脾虚胃热、湿阻血瘀、寒热错杂。 

  辛开苦降  重治脾胃 

  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属“寒热错杂痞”范畴,这里重点讨论之。所谓半夏泻心汤类的寒热错杂心下痞,实际上是脾寒与胃热两个方面的错杂。脾寒则清阳不升而腹泻下利,胃热不降则呕,脾胃升降之机失司则气机痞塞于中,心下痞乃成。临床表现为上见呕(恶心),中见痞,下见利。 

  辛开苦降法是张仲景治疗外感热病以脾胃为本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具体说有以下特点: 

  调整气机升降:辛温药,辛主宣通,能理气健脾开痞,温能温阳散寒;苦寒药,苦主降泄,能泄痞健胃,寒能清胃中之郁火,辛苦同用,能达到清热和胃,顺气降逆,使中焦痞结得开,呕吐能平,气机升降得宜。 

  反佐从治:去性存用增疗效;寒热互制防过偏;通达阴阳开格拒。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宜根据其症状的不同,三方变化使用。以半夏泻心汤为例。方中半夏、干姜,味辛性温,行走散通,可助脾气上升;相须为君,以辛助辛,辟阴通阳,开泄湿浊,畅通气机。辅以黄芩、黄连,苦寒沉降,下气燥湿;二药寒凉,遏制辛燥之药化热之势,又可救弊于已成,清泄湿热内蕴中焦之证。四药相合,辛开苦降,燥湿和胃,协同受理中焦。此外,在重剂祛邪的同时,兼以扶正补虚,固护胃气。以人参、甘草、大枣为佐使,补中和胃健脾,可迅速恢复受损之胃气。全方配伍,辛开苦降甘调,泻不伤正,补不滞中,气机通畅,升降复其司职,清浊归还本位。 

  总之,辛开苦降法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运用较多的一种重要治疗法则,主要运用于邪热与寒、痰湿等互结中焦,胃气壅滞,升降失调,肠腑不和,肝胆疏泄不畅,以致胃肠、肝胃、胆胃不和,表现为心下痞满,脘胁疼痛,呕吐酸苦等症的寒热不调一类病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