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2010-08-25 14:19:50)
标签:
保健健康阳暑生姜胡维勤华南 |
分类: 胡维勤中医养生保健 |
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华南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华南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华南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以趋利避害。
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大暑来临如何开胃
说到七月里最常见的现象,莫过于厌食了。特别是在三伏天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体重减轻、精神不好等症状尤为普遍。对于这些现象,有些人采用的方法是熬,然而有句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欲作为人生三大本能欲望之一,是五脏功能好坏的重要标志,熬只会熬坏自己的脾胃,从而影响健康。对于大暑时节最常见的胃口变差问题,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行。
食欲不振的现象到底是何原因引起的呢?在中医看来,大暑期间的厌食症状,多与脾胃受凉有关。《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我们知道,“洞泄”指的是拉肚子;脾胃属中焦,脾胃受凉称为“寒中”。这是因为天热,人们常吃冷饮,喝冰水,致使脾胃功能失常。所以,要改善夏天的厌食现象,首先应祛除脾胃的寒气。
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开胃常食生姜粥
姜可做姜汤、姜粥,炒菜时放点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也可在做馅时加点姜末。唐代医家李绛的《兵部手集方》中,有一款驱寒功能能较强的药膳——生姜红枣粥(生姜丝15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对夏季厌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有消瘦、面色偏红、口干舌燥、喝水多而不止渴等阴虚内热现象的人,不适合食用此粥。
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除生姜之外,最方便的暖胃食物还有山药、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薏米、豇豆、扁豆、黄豆、香菇、桂圆等。
按摩三里增食欲
日常起居重防护
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大暑时怎样远离阳暑
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时期。每到此时,许多人都会受到热伤风、中暑、痢疾等疾病的侵扰,尤其是中暑,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
在中医看来,暑气最易损伤人的津气。因为夏天温度高,人的毛孔处于舒张状态,津液很容易通过毛孔以汗的形式外泄。在津液外泄的同时,气也会随着汗液流失。此时也会出现一些耗气的症状,比如乏力、懒言等。如不及时治疗,便会出现重度中暑而晕倒的情况。我们称这种中暑为阳暑,主要是夏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病症,是在烈日下劳作或长时间待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引起的,也就是中医学所说“动而得之者为阳暑”。中阳暑的主要原因就是“热”,其表现有高热、汗出、烦躁、口渴多饮、小便短赤等。
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针对阳暑,我们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呢?我们知道,既然阳暑是受热后伤津耗气所致,所以治疗应以清热补气为主。
绿豆熬汤清暑热
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盛夏补水是关键
瓜果蔬菜经常吃
胡维勤教授教您大暑来临时避暑的小技巧
刮痧按摩防阳暑
除了刮痧之外,按摩风池穴、太阳穴也可以起到治疗中暑的好效果。按摩风池穴可疏风清热、开窍镇痛。按摩太阳穴可通络止痛、清热除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