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我常说“聪明人学不好中医,只有智慧的人方能成大器”。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内观,就是定,就是静,就是悟性。北京有个“定慧寺”,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你,定下心来才有智慧。《内经》就那么一点字数,你读了一遍,甚至背了一遍,但你真正懂得书上所说的话了吗?如果你不是一个有慧根、有悟性的人,根本就读不懂《内经》。李时珍说,只有内观才能理解经络,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学中医的人一定要时刻牢记。
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相反,西医就不一样了,它是一门技术,强调逻辑推理,强调思辨,只要人聪明就能学好。正因如此,西医人才可以批量造就,西医才能成规模。
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我说中医是一门艺术,还因为中医把脉开方也需要灵感,需要创造,有时这种灵感和创造是不可复制的。一张处方就是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修辞手法等都一应俱全,高明的医生开出的药方思路清楚,主题突出,详略得当,君、臣、佐、使各得其位,和谐统一,疗效自然就好。好处方就像好诗文,不可多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绝妙好词,可以流传千古。“六味地黄丸”是完美配方,可以造福万代。你仔细去品味“六味地黄丸”的方子,就会发现其选药之精、组合之美、剂量大小之和谐,无不体现出天地之妙意,堪称处方*。而有的医生不明白这个道理,好药贵药一齐上,高、大、全,这种处方对人体的伤害极大。有的时候,君、臣、佐、使都得当,可就是缺少画龙点睛的那一笔,药效也不能发挥,这就像写文章缺少了文眼一样。我给大家讲一个中医历史上最有名的医案——叶天士治难产。
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神医,他虚怀若谷,谁在治病方面有特长,他就拜谁为师。他发现一位高僧医术精湛,便削发为僧向高僧学习医术,三年学满后,高僧对他说:“你现在医术很高了,恐怕已经赶上了江南名医叶天士了。”叶天士告诉高僧:“我就是叶天士。”高僧惊讶万分,感叹不已。
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就是这位叶天士在治难产时颇具创造性。当时,一位妇女难产,很多医生都去会诊,开的药方却没有任何效果,于是把叶天士请来。叶天士把完脉,看了看众医生开的药方后,只在药方上加了梧桐叶一片。那天正好是立秋,产妇喝完加了梧桐叶的药后,立刻产下婴儿。这就是中医的画龙点睛,有了这一笔,整服药的功效就能发挥出来,缺少这一笔则万万不行。
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西医是一门技术,因为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直接对抗疾病,它采用的是鲧治水的方法。中医是一门艺术,因为中医常常围魏救赵,四两拨千斤,它采用的是大禹治水的方法。缺钙补钙,这是西医的方法。而中医的思维则是补肾,因为“肾主水、主骨”,骨头出了问题,自然应该从肾上解决。西医不能理解,骨质疏松与肾有什么关系?问这种问题就相当于问:“你把魏国围住了,怎么能救赵国呢?你应该直接派兵进攻赵国。”
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病人曾找我看病,她说自己患了一种怪病,时不时会眩晕一两秒钟,平时却一切正常。她去天坛医院做过脑血流检查,一切正常。有的大夫说可能是心脏早搏,于是她又将心脏检查了一遍,仍然什么问题也没有。她去找大夫,大夫有些不耐烦了,对她说:“你看,这些检查都正常,你就是没病嘛,你一定是心理有问题,要不去看一看精神科?”女病人无可奈何,便来找我。我替她把脉,发现她的肝有火,我问她最近是不是口苦,她说:“是呀!就是口苦。”我说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有些肝风,买一些天麻泡水喝,一两个星期就好了。女病人喝了一星期的天麻水,头晕的症状果然消失了。
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大家一定会奇怪,头晕与肝有什么关系呢?头晕,西医就去检查头部的供血情况,最多再检查一下心脏,这一切检查都没问题,仍然头晕,西医便没有办法了。然而,中医则会另辟蹊径,《内经》上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短暂的晕眩就是因为肝上有问题,肝与胆相连,肝热转移到胆,胆热上升,病人就会感觉口苦。天麻具有平息肝风的作用,用天麻泡水喝,肝风熄了,胆清了,头自然就不晕了。这就是中医“围魏救赵”的治病艺术!
一天,来了一位哮喘病患者,她患哮喘已经五年了,一直吃西药,我把了脉,详细询问了她的情况。她告诉我,每次西医治疗后都会有所好转,可是不久哮喘又会复发。我问她:“是不是哮喘病好转的时候,皮肤会有反应?”她十分惊讶地说:“胡教授,您怎么知道的呢?您不提醒,我还真忘了,每次病情好转的时候,我都会全身发痒,甚至出现小红点。这时我就会吃一些治疗皮肤的药物。”我问她:“是不是皮肤病好了,哮喘病就又发作了!”她回忆了一会儿:“对呀,每次都是这样。”于是,我给她讲中医的道理。《内经》上说“肺主皮毛”,皮肤是人体的第二个肺,皮肤有了疾病一定要从肺上去寻找答案;反过来呢,肺上的疾病也可以从皮肤上寻找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患有皮肤炎症的儿童成年后更容易患上哮喘的原因。吃西药使哮喘病有了明显的好转,就证明肺功能正在恢复,而这时皮肤上出现的轻微症状恰恰是肺功能恢复的征兆。这位病人不懂这个道理,用一些西药来治疗皮肤病,这就阻止了肺功能的恢复。因而,她的哮喘病总是反反复复。病人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称谢。她遵循了我的建议,不去刻意治疗皮肤发痒,没过多久,哮喘病就得到了控制。
胡维勤《将中医进行到底》中医治病优越性的依据是什么
前面提到的那位洋中医拜访我时,给我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再次证明了中医是一门艺术。这位洋中医是美国整骨医学博士。一次,他去一个中医诊所拜访。正巧碰上了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先生,他的右手无法紧握成拳,这个毛病已经困扰了他十年之久,他曾求助过无数医生和医疗中心,但没有任何帮助,今天他来这个中医诊所想碰碰运气。诊所里的威克斯教授只用了一根针扎在他的左脚上,老人没有任何疼痛的反应。十几秒钟后,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这位老人十年没握成拳的右手真的握成了拳头。洋中医被这件事震撼了,从此便放弃了以前的专业,一门心思地钻研中医。现在,他的中医造诣已相当深厚,令人敬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