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害怕冷面

标签:
娱乐美食 |
分类: 食物芬芳 |
http://s12/mw690/001TeS1mgy6N8lqkh072b&690
文/王元涛
交响乐不带钢琴一起玩儿,是因为它一架琴的肺活量,已抵得上大半支乐队。同理,在韩餐馆,五花三层的烤肉大餐过后,也不宜再让冷面出场抢风头了,因为冷面天生不是配角,它本身就已近乎一场盛宴。
第一次进正规韩餐馆吃冷面,你可能会被吓一跳,不是因为服务员笑盈盈递上来的那把大剪刀过于寒光闪闪,而是因为不过一碗面的生意,店家也要一五一十给你铺排出半桌面的泡菜伴餐,那种不计成本的慷慨姿态,很容易让你瞬间生出负疚感来,好像不再追加几道贵菜,就占了店家好大的便宜。然后,精钢面碗出现,其个头之阔大,也一定超出你的想象,你会同意应该叫它盆才对。冷面碗为什么要用精钢制造?因为容器关乎品质,这是食物自身的哲学。酱汤有泥土性,强调温暖质朴,必须用陶钵。而冷面的清高品性,非钢碗无以充分表达,它要在第一时间里把彻骨的寒凉传递到你的手心。
在朝鲜半岛,按口味不同,冷面至少分为两大流派,南部叫首尔冷面,北方叫平壤冷面。首尔冷面与韩国女子相似,清汤素颜之下,是不动声色的冷艳,因此初尝滋味寡淡,日久方容生情。你也可以自行兑醋,兑芥末,这相当于给女友私相添置佩饰,不可不事先打探她的喜好与习性。平壤冷面则坚定走重口味路线,偏酸,偏甜,偏咸,汤酽面壮,正像摘苹果的北方姑娘,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健康气息,并且全然不在乎你回味不回味,先就用浓情蜜意把你牢牢裹定再说。
阳春面的糯软是我们熟悉的,方便面入口时的桀骜不驯也是我们喜欢的,而在酷热天气,一大碗寒气逼牙的冷面下肚,连腋窝的细汗都会立时消止,这本来也该成为我们的最爱才对。可是,冷面在中国并不普及,这可能是因为,无论南方北方,都有一大批人忌生冷食物。中医养生理论一向认为,直接用生冷镇压体内的溽热,反而会横生郁结,对健康不利。但韩国人不在乎这些,大热天吃冷面是常态,连三九严冬,他们也照吃不误。窗外寒风呼啸,舌头在冷面汤中半酥半麻,有一种以毒攻毒的残酷快感。
当然,韩国人也承认中医,懂暖胃的道理,因此,冷面第一口必吃鸡蛋,这是铁律。第二口,则可以痛饮清汤,并适时发出啧啧赞叹之声,这并不是规定的进食礼仪,只是,如果能让店家听得开心,再送你一摊海鲜饼也是可能的。
说冷面是朝鲜半岛的传统食品,其实是可以有疑问的。比如在冰箱还没有问世的古代,夏天的冷面靠什么制冷?想来,普通人家会用深井水,但那种温度,只能算凉面而已。当然,古人自有古人的办法,他们在深冬时节切割下巨大的冰块埋进深窖,熬到夏天,就可以敲下来享用了。但这是只有王家才有权力和财力完成的工作。热汗淋漓的酷暑,可以吃到生脆的冰,所谓的幸福感,说穿了,不过是对稀缺品的独占。
正确的冷面,配料中除了半牙鸡蛋,还有黄瓜丝、牛肉片,也可以加苹果或鸭梨,但绝不能加辣白菜,否则会有意外的霉味混入汤中。这一点,正是中国一些伪韩餐馆最容易露马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