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耳畔又起布谷声》发2025.6.16《信阳日报》“百花园”。谢谢杨柳老师!

标签:
图片杂谈文化教育情感 |
分类: 网文转载 |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此时布谷鸟似在完成它的使命,“布——谷,布——谷”,一遍遍提醒人们该播种了。清闲了一冬的农人听到提醒,知道播种季节到了。种花生、播玉米、点大豆、种棉花、收菜籽、整理秧田。清明泡稻,谷雨下秧,节气不待人,误了农时就要耽误一季庄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布谷鸟的叫声被视为季节的信号和农耕的象征。每当布谷鸟开始鸣叫,农民就知道是时候开始播种了。
布谷鸟的叫声凄婉而明亮,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钟声,提醒人们不要错过农时。谁心里都清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春雨园林布谷声,声声不住劝春耕。”明代诗人李东阳在诗作《布谷》中,将夏日布谷鸟的啼叫描述得栩栩如生。《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不难想象,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看到春日气温渐暖,降雨增多之时,布谷鸟飞鸣于田头桑间,且不断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农家便以为此鸟在催促人们耕种。于是,才有了布谷鸟的称谓和文化意象。
每年微黄的麦子在微微呼吸,这催促播种的鸟就来了。昼夜都能听到它那洪亮且有点凄凉的叫声。“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布谷鸟又称杜鹃、子规。立夏前后能听到它的叫声,“布——谷,布——谷”。叫完了停好长时间,显得特别安静。四周水气泱泱,空气中有青草的味道。因为它白天晚上都叫,所以古人说它要啼血。那婉转的声音里,带着田野泥土的芳香,仿佛沾着晨露般的清幽,人们似乎看到了那泛着金黄的麦浪,嗅到了风中那浓郁的麦香。
当我漫步走向田野,闻着麦穗飘香,凝望布谷鸟在田野上空低低飞过;我每天坐在电脑前工作、学习,常会听到那熟悉的天籁之音隐隐传来,如泣如诉,仿佛就在我的头顶上盘旋,余音不绝;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那叫声似乎彻夜不休,渗透着现实与虚幻的交响,无处不在!布谷鸟仿佛凝聚了毕生的精力在向世界呼唤:“赶快播谷、赶快播谷!”
我对布谷鸟的情有独钟日见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