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驾轻就熟的从书柜中翻出他的绘本,央求我给他讲故事。《鳄鱼和长颈鹿》系列讲完后,又要听《鸭子鹅》,他还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要坐妈妈腿上”。
故事的最后,小鸭和小鹅开始意识到他们孵了很久的的蛋,其实是一个球,于是开始了一个重新认知的过程,小鸭说:“它的确比其他的蛋要软一些。”
看到“软”这个词,我想起前一阵和欧爸发生的争执,于是想借机让他了解一下孩子的理解能力到底是怎样的,不然他老以为我不肯教孩子常识,批评我对孩子太放纵不管。
我知道浩浩还不理解“软和硬”的概念,于是费力巴拉的和孩子讲述什么是软的,什么是硬的,还给了浩浩很多实物作比较,但“灌输”的结果是,浩浩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只是机械式加揣摩式的回答我“软的还是硬的”的问题。我感慨自己实在太“笨”,教不会孩子这么简单的常识,然后用激将法激起欧爸教育孩子的愿望。
欧爸果然跃跃欲试的冲锋上前,他充分发挥了他被掩藏压抑的语言天赋,举了更加广泛的例子,想要教会孩子软硬的概念,结果却被浩浩的天真纯洁杀了个片甲不留。
我问欧爸:“现在你知道你家宝宝理解能力是个什么阶段了吧?你还要我教他那么多东西,你以为讲出来,灌输给他,他就全懂全会啦?你以后还强迫我教孩子不?”
欧爸乖乖认错,承认我做的都是对的,他不会再强迫我教导孩子。我很高兴,他终于开始尝试着理解自己的儿子了……
讲完故事后,我开始力劝浩浩躺下睡觉,浩浩玩性正浓,你说你的,他主张他的。我已经被这个小家伙折腾的没有任何精力奉陪了,只好躺在一边看他上蹿下跳的玩个不停。
欧爸在我的埋怨声中终于良心发现,决定插手带孩子的家庭琐事。他对着宝宝温柔的劝说:“宝宝快躺下睡觉了。”浩置之不理。
欧爸转变策略:“宝宝,妈妈累了,爸爸陪你玩一会儿,好不好?”
浩浩突然说道:“妈妈好朋友,爸爸坏朋友。”我们两个听了大惊失色,不知道孩子这句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我问:“宝宝是不是想和妈妈玩,不想和爸爸玩。”
浩浩小声说:“是。”
我再劝诱浩浩说出他从哪里听到的这句话,浩浩就说不出来了。
欧爸迟疑良久说:“他根本不明白好朋友、坏朋友是啥意思吧。”果真,稍稍检验一下就知道,浩浩果真不明白好与坏的差别。我小心翼翼的问他其他人是好朋友还是坏朋友,浩浩乐不可支的,把所有人一律定性为坏朋友。于是,这场信任危机才宣告结束。
昨天晚上,最大的受益人是我,因为欧爸终于开始认清形势,向我的育儿理念又迈进了一大步!
欧家有个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他们不明白孩子成长的初期,特别是头六年,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过程,顽固地认为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教不行。所以从上到下都十分反对我的“自由快乐育子”观念。婆婆对我的方式尤其抗拒,时时刻刻提意见提醒我和孩子该如何做,似乎孩子不知道怎么,所以就是要训斥,而我这个接近四十岁自由自在长大的成年人,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每天二十次的鞭策一点不夸张。
欧爸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有各种灌输的想法也很正常,我只是可怜我的浩儿,我清醒的看到,他正在逐渐丧失自我,变得前惧后怕、唯唯诺诺——典型的欧家特征,所以我特别盼望我的父母能快点来这里,帮我在孩子入院前照看一段时间。
我想起我和欧爸曾经发生过的“该不该打孩子”的观念之战,可能所有小心谨慎的人教育孩子都是一个“打”字吧,因为他们内心不像他们外在的表现一样柔软而富有生机,所以无法适应环境,只能用严厉克己的方法对行为习惯进行“削足适屦”的改造。欧爸原本就是这样一个强硬份子,他之所以后来放弃了“孩子不听话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的观念,最终也是因为浩浩的强烈反抗,不是因为我的理念灌输,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欧爸真的很爱这个孩子,不舍得他受丝毫伤害。
内心真正有爱的人是不会前怕狼后怕虎的,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爱的力量作支撑!所以我相信,欧爸迟早会投奔我方大营的,明白真正快乐的育儿方式,才是浩浩健全人格的出发点,是他幸福人生的保障。
http://s7/middle/673b896cn8f8dd39a5a36&690&690
《记功簿》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开始区别对待事物。能区别“高大与矮小”(鳄鱼与长颈鹿系列)、凉和热(冰牛奶和热牛奶)。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支持妈妈,爱妈妈。“妈妈好朋友,爸爸坏朋友”,这就是对妈妈最好的评价、鼓励和支持。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记忆能力超强。拿着妈妈的项链坠子(因为链子坏,已很长时间不带,成为浩的玩具),贴在汗汲汲的脖子上,show给太婆看、给爷爷爸爸看,说:“宝宝真漂亮。”真是个爱现的臭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