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版社如何“顺流而动”

(2010-04-22 10:07:47)
标签:

杂谈

移动出版异军突起 产业前景普遍看好
出版社如何“顺流而动”
□本报记者 李淼 见习记者 廖小珊

 


    过去一年中,以手机出版、手持阅读器为代表的移动出版异军突起,被视为数字出版的重要拐点,产业前景为业界普遍看好。其中,颇值得玩味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作为产业链上端、内容源头的出版社在思路、定位上开始有所转变,甚至表现出了“野心”。

  此前,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态度总因担忧显得有些推推搡搡、欲纳还拒,而数字出版也往往成了技术提供商、数字出版商的独角戏。如今,随着移动阅读市场浪潮的兴起,出版社正从战略构想层面的变观念、表决心转向对这一新的产业形态更为深入、实际的思考与探索。

  移动出版: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刘成勇——“移动阅读是件好事,这意味着出版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与机遇。但是我们应理性地看到,目前的移动出版才刚刚启动,真正具有优质严谨内容的出版社并没有加入进来,产业变革的进程还是漫长的。”   

  目前,对移动出版抱有热望的除数字出版商外,还有传统出版社,不过面对市场的汹涌,传统出版社的认识却冷静得多。

  作家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刘方认为,无论是无线出版还是手机出版,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手机用户的群体虽然广泛,但目前熟悉网络、习惯进行‘屏幕’阅读的读者只是7.4亿人中的一部分,而且比例不大。”

  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勇指出,以目前移动出版的产业规模来看,只能算是前发展阶段,现在还很难说对传统出版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

  作为国内最早关注数字出版业态的传统出版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社长陈昕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现在移动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并不是很明显。”不过,陈昕认为,随着移动终端的逐步完善,在3年~5年后,这种冲击将变得更加明显。

  传统出版:

  拒绝被“忽悠”

  刘方——“一个产业链之所以完整,是因为这个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合理的回报。能够生存大家才会去做,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传统出版社同样需要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把人逼到没有利润的境地,显然接下来的事情我就不会做了。”

  合作无疑是当下绝大多数数字出版商打出的战略牌,无论是产业的先锋军还是后进者都在努力争取与产业链上端的传统出版“攀上关系”,在手机出版中颇具强势的移动运营商也不例外。在市场正火的电子阅读器领域,硬件厂商更是向传统出版抛出了五五、三七甚至二八分成的橄榄枝。

  纵观国内目前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论坛、会议中,数字出版商都是绝对的主角,而掌握产业发展核心内容资源的传统出版社则多为聆听者。业内某营销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发出如是感慨:在新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由于对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及市场运作不熟悉,传统出版商常常被“忽悠”。“有的人把内容卖给别人就坐等分钱,根本不会去探究实际的市场状况,这种模式是否产生了利润?产生了多大利润?自己获得了多少?而实际上又应该获得多少?要知道传统出版与对方交换的可是家底儿。”

  不过近两年,随着数字出版产业逐步进入“深水区”,传统出版商对于自己在新兴业态中的位置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刘成勇说:“在移动出版这个产业链里,内容提供商与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硬件生产商等之间怎样合作,才能形成一个和谐、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是个大问题。”他表示,传统出版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去主动掌握话语权。

  陈昕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这一问题。他指出:“现在移动阅读的内容存在着内容不成熟、边缘化等诸多问题,如果移动阅读不以健康文化为发展理念,只是片面追求流量,这样的业态注定会出现问题,移动阅读不和传统出版社合作也是没有前途的。”

  产业升级:

  必须“两手抓”

  陈昕——“我们将在今后的几年全面进入移动出版领域。继1月已推出的辞海阅读器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还将陆续推出3款阅读器,且产品的推出都已经有了具体的‘时间表’。其中2012年的阅读器将采用彩屏。”

  事实上,除了与产业链下端展开合作,传统出版商已经开始尝试自己“动手”。

  据刘成勇介绍,移动出版将是中国出版集团2010年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刘成勇说:“目前,非传统出版单位、非传统出版社都希望我们把自己定位在内容提供商上,即只做内容就行了,我觉得这样是不行的。传统出版社应该再往前走一步,自己尝试做数字出版商、信息服务商甚至更进一步,去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传统出版社在拥有内容的基础之上,如果再能结合技术、结合市场渠道,那么在数字化时代,在全新的产业链上,传统出版才能有立足之地。”他还表示,中国出版集团一直在做阅读器的调研,也将推出自己的品牌,同时正在搭建中国数字出版网希望能与电子书资源直接对接。“在移动出版领域,我们后续的产品会很多。”

  无独有偶,针对移动出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也在硬件和内容上“两手抓”,目前已推出了辞海手持阅读器。据悉,该产品依托增值服务平台“辞海天下”,读者可下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18家出版社、44种期刊、5种报纸的优秀书籍、刊物及其他出版社的资源,共计两万余本图书。陈昕认为,从长远来看,在大众阅读和教育领域,移动出版具有相当大的市场,而上海世纪将在今后几年全面进入移动出版领域。

  与此同时,刘方也向记者透露,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正在注册中作华文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自己品牌的手持阅读器也在计划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